《如何巩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汉语拼音读写能力》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阳郭镇贠曲小学语文教研组一、课题的提出目前,我校低年级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情况比较好,但是中高年级,由于不注意用了,老师要求不够多了,学生汉语拼音读写能力造成回生。中高年级他们常常将音近的声母、韵母产生混淆;声调、标法和位置读不准或标错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长期下去,会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不良影响。二、课题的基本界定“巩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汉语拼音读写能力”,是指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手段,逐步巩固四、五、六年级学生的汉语拼音读写能力,为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学习能力打下基础。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本校教育教学的特点,理论结合实际,力求揭示小学生汉语拼音巩固的方法和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拼音读写能力。(二)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说普通话”。这些要求,将汉语拼音定位成“认读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一)课题研究的内容:1、提高中高年级学生汉语拼音的拼读能力的途径研究;2、提高中高年级学生汉语拼音应用能力的方法研究;3、有效巩固中高年级学生汉语拼音拼写能力的方法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标:针对本课题所确立的研究内容,通过一个学期的时间的研究,预期达到如下的目标:1、培养中高年级学生使用汉语拼音的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教学生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是“注音识字,提高读写”的前提条件,一旦熟练地掌握了这种汉语拼音辅导式工具,就能帮助孩子大量识字,准确阅读,较好写作,学好普通话,当然学语言是为了用语言,因此要将汉语拼音生活化,要让学生经常实践,参加情境表演,在各种活动中练习汉语拼音,做到学以致用。逐渐鼓励学生,告别方言、土语、使用普通话。2、让学生动耳、动脑、动手、动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要求学生大胆而大声,哪怕读得不是最好听,也要大声朗读,要争取让全班的同学都听得见,听得清。既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又要注意和自己的发音进行对比,比比谁读得准,读得美。这种积极发言的习惯,对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提高听说技能,及时反馈内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很有好处。并且可以使学生自我创设语境,在语境中练习和运用汉语拼音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大胆而又大方讲话的能力。3、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要想学好汉语拼音,良好的朗读习惯也是不可忽视的。每次朗读前,多听听标准的录音,看看口型,注意语音、语调,再大声朗读,重复练习多次,直到满意为止。拼读时,语速快慢适中,停顿轻重合理。朗读后,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及时纠正朗读过程中的欠缺。4、平时在教学课文生字词的时候,让学生尝试着标出拼音,遇到不认识的汉字,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来掌握读音,通过反复的注音,提高学生的汉语拼音的使用能力,避免出现回升现象。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1、研究对象:本校五、六年级全体学生。2、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本课题的研究经历了准备阶段、全面实施阶段、总结分析阶段这三个主要的过程,在各个阶段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一)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在这一阶段,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1、2014年2月,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通过翻阅相关资料、上网搜索等途径,进行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信息等的搜集工作,同时开展了课题的前期调查研究(《汉语拼音学习的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分析。2、可行性分析等活动,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向县教育部门申报立项。2、2014年2月,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供课题组成员阅读学习。3、2014年3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前期的测试并进行分析,为接下来的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