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2014VIP免费

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2014_第1页
1/19
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2014_第2页
2/19
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2014_第3页
3/19
2014/3/221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第一节纵隔应用解剖一、概述1.定义: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或两肺)之间的所有结构的总称。2.包括的结构:心包、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胸导管、神经、胸腺、淋巴结等。二、纵隔分区1.意义/目的:不同纵隔占位性病变有不同的好发部位,据此,纵隔分区的意义/目的主要是为了根据病变的部位提出相应的诊断范围。二、纵隔分区2.纵隔分区有多种方法:①三分法:I.前纵隔:胸骨之后,心脏、升主动脉、气管之前的区域;II.中纵膈:心脏、主动脉弓、肺门等食道之前的区域;III.后纵隔:食道及以后区域,包括胸椎旁;二、纵隔分区2.纵隔分区有多种方法:②四分法:③五分法:④六分法:⑤七分法:⑥九分法:2014/3/222二、纵隔分区3.纵隔分区总结:不论怎么分区,比较强调的是区分前、中、后纵隔,和诊断关系比较密切。上、中、下纵隔强调的比较少,和诊断关系密切程度小。三、胸腺1.胸腺是免疫器官。2.胸腺大小随年龄改变:新生儿及婴幼儿胸腺相对大,外缘膨隆,似上纵膈增宽。青春期绝对值最大,但外缘不再膨隆。随后逐渐退化,被脂肪组织替代。同龄人胸腺大小差异变化比较大。三、胸腺3.胸腺密度随年龄改变:从软组织密度随着胸腺的退化逐渐过渡到脂肪密度。第二节影像检查方法概述一、X线平片1.主要方法:胸部正侧位。2.诊断价值:较大的纵隔占位往往在其它原因摄片时偶然发现,但定性定位诊断不够理想。显示小病灶敏感性欠佳。二、CT1.主要方法:平扫及增强扫描,辅以矢状位、冠状位图像重组。2.诊断价值:纵隔占位最主要的诊断方法。2014/3/223三、MRI1.主要方法:2.诊断价值:补充诊断,例如观察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和椎管的关系。四、其它影像学方法1.超声:2.核医学:第三节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一、胸腺占位:胸腺瘤1.概述:①前纵膈最常见占位(之一);②分良性和恶性,或非侵袭性及侵袭性。还有文献将恶性胸腺瘤分为侵袭性胸腺瘤和胸腺癌两类。一、胸腺占位:胸腺瘤2.非侵袭性胸腺瘤①临床特点:和重症肌无力有明显的关系。这一点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②发生部位:前纵膈均可。最典型的是前上纵膈(胸腺部位)。前纵隔中下部也可。一、胸腺占位:胸腺瘤2.非侵袭性胸腺瘤③影像学表现:I.典型: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体积不大;密度较均匀;轻中度强化。II.不典型:肿块有分叶;体积偏大;密度不均匀,可有部分或大部分囊变,可有钙化。III.共同特点:边界清晰,无周围脂肪、大血管侵犯、包绕。2014/3/224一、胸腺占位:胸腺瘤3.侵袭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I型)①临床特点:同非侵袭性胸腺瘤。②发生部位:同非侵袭性胸腺瘤。一、胸腺占位:胸腺瘤3.侵袭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I型)③影像学表现:和非侵袭性胸腺瘤比较I.体积较大;II.边界不清,形态明显不规则;III.周围脂肪消失,包绕大血管;IV.沿胸膜蔓延或胸膜灶状/弥漫增厚;V.胸腔积液;VI.心包增厚;VII.淋巴结增大;一、胸腺占位:胸腺瘤4.胸腺癌(恶性胸腺瘤II型)①临床特点:极少合并重症肌无力。②发生部位:同非侵袭性胸腺瘤。一、胸腺占位:胸腺瘤4.胸腺癌(恶性胸腺瘤II型)③影像学表现:肿块本身的表现和侵袭性胸腺瘤非常类似。出现如下情况时更倾向胸腺癌:I.体积更大;II.淋巴结增大;III.远处转移;胸腺瘤胸腺瘤2014/3/225胸腺瘤胸腺瘤女性,38岁,侵袭性胸腺瘤*(郭佑民等,纵隔影像诊断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下同)侵袭性胸腺瘤*,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和肿块之间分界不清。侵袭性胸腺瘤*,肿块向大血管间隙延伸,包绕。侵袭性胸腺瘤*,45岁,女性,可见胸膜结节、心包结节和胸水。2014/3/226胸腺癌*,前纵膈肿块,与主动脉弓分界不清,主动脉弓下可见增大的淋巴结。胸腺癌*,前纵膈肿块,与主动脉弓分界不清,纵膈内多发增大的淋巴结。二、生殖细胞肿瘤:畸胎瘤1.概述①分为成熟/未成熟畸胎瘤,前者多为良性,后者多为恶性。②囊性畸胎瘤即皮样囊肿,含外胚层和中胚层组织。实性畸胎瘤通常称畸胎瘤,含三个胚层。③成人患者中,发病年龄较轻(和胸腺瘤比较)。二、生殖细胞肿瘤:畸胎瘤2.成熟畸胎瘤①临床情况:无特殊。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2014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