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WHO最近发布的全世界人口全因死亡率排序来看呼吸科医生的使命、责任和担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何权瀛WHO发布世界人口全因死亡率排序变化2003年2013年No.1冠心病No.1冠心病(12.9%)No.2中风No.2中风(11.4%)No.3下呼吸道感染No.3下呼吸道感染(5.9%)No.4COPDNo.4COPD(5.4%)No.5腹泻No.5腹泻(3.5%)No.6AIDSNo.6AIDS(2.9%)No.7早产No.7支气管肺癌(2.7%)No.8糖尿病(2.6%)No.9支气管肺癌No.9道路交通事故(2.3%)No.10早产(2.2%)(2013年7月27日)呼吸系统疾病与其他疾病的关系这些数据及其变化值得我们深思。各种疾病对于人类健康的危害,特别是其在死亡中的作用是我们制定卫生防控策略,合理分配卫生资源的重要依据。•探讨各种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分析其在疾病造成的死因排序时不能停留在疾病的表面,必须深入到疾病的本质中去。•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每一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及其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深入研究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上十大死因中绝大多数都与呼吸疾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都需要呼吸科医生积极参与其防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OSA/CSA可以累及全身各个系统、脏器,因而认为OSA/CSA是一种全身性疾病。OSA与冠心病•研究显示OSA患者中冠心病患病率为20%-30%。•Beker等经7年动态观察,65例未进行正规治疗OSA患者16例发生冠心病(24.6%),26例接受正规治疗OSA患者只有1例发生冠心病(3.9%)。AHI是预测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指标,合并OSA的冠心病患者5年病死率比对照组增加62%,•重度OSA(AHI>30)未接受治疗的男性患者中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显著增多,而接受治疗的OSA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水平与单纯打鼾者接近。OSA与心律失常•严重的OSA患者夜间发生复杂心律失常的风险是非OSA患者的2-4倍。–80%以上的OSA患者呼吸暂停期间出现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50%的重度OSA患者出现窦性停搏、Ⅱ°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29例合并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度OSA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结果并未发现窦房结及房室传导功能异常。•欧洲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需要植入起搏器患者中OSA患病率高达59%,而68%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存在OSA。AHA/ACCF专家共识建议•2012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提出睡眠呼吸暂停可诱发房室传导阻滞和长时间窦性停搏。若患者无明显症状,这种心律失常不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对于拟行心脏起搏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特别是夜间出现缓慢心律失常者应先筛查是否患有OSA。如确诊有OSA可进行CPAP治疗,如果无效再考虑安装起搏器治疗。•对于心脏传导功能正常的OSA患者,治疗OSA应当是缓慢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的重要内容。。•我国长期以来临床上安装起搏器之前并无筛查OSA的程序,不加选择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安装起搏器,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大量增加医疗费用,同时这种做法没有从根本上解除病因,因而必然会埋下隐患。OSA/CSA与心力衰竭•2011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指南中指出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发生率高达50%。•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关系密切。•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CSA发生率高达30%-40%,其严重程度与心功能受损程度呈线性相关。•控制所有潜在危险因素后,CSA是影响心力衰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PAP治疗可以快速消除CSA,降低心脏跨壁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CPAP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快速、简便、无创、经济等优点。•长期以来国内内科临床上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不外乎是休息、控制入量、应用血管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但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顽固性心力衰竭,而且医疗费用不断增加,还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OSA与高血压•高血压与OSA关系十分密切。长期以来我国对人群中高血压在病因分析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数的95%,而继发性高血压只占5%—10%。•绝大多数临床医生遇到高血压患者常常先入为主地认为是原发性高血压,忽视了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相关病因的线索和鉴别。•所谓的原发性高血压中可能有相当大的比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