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VIP免费

小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_第1页
1/2
小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_第2页
2/2
小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活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活动能力也是人类具有生存能力的标志。小学生体育活动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为以后得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作为我们小学生,在从事锻炼的过程中要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是很有必要的。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骨骼、力量发育等都还未成形。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冬梅表示,幼儿生长发育和身心发展,需要有目的、有系统的体育锻炼方法。如果不遵循他们的身体特点,贸然地无规律地超负荷锻炼,重则会对小学生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对小学生的身体锻炼必须科学、合理,讲究科学的锻炼原则和方法。我们锻炼身体应遵循应该遵循一些方法,我归纳了一下,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体格检查体格检查俗称身体检查,是指对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发展水平进行检测和计量。美国著名的排球女杰海曼因“马尔凡氏症”瘁死赛场,就是对健康状况缺乏严格检查和了解。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锻炼之前,应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看是否有不宜身体锻炼的如:身体残缺、疾病等。以便根据健康和体能情况,合理制订锻炼计划,安排锻炼内容、手段和运动量。这既可提高锻炼效果,也可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二、循序渐进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作用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人体对体育锻炼的刺激,促使机能发生变化,是在多次重复下逐渐适应、发展、提高的过程或者说,通过体育锻炼,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达到增强体质的过程,是有序的逐渐完成的锻炼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俗话说的“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因此,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必须循序渐进。否则不仅不能获得提高运动能力的锻炼效果,反而有损健康,甚至造成身体损伤。三、经常锻炼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体育锻炼当然也是这样,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体的发展和体质的增强,是一个不断适应、积累和逐步提高的漫长过程。既不能“立竿见影”,也不能一劳永逸。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人体对体育锻炼的适应与变化规律是:经常锻炼则进步、发展,不坚持锻炼则退步、消弱。因此,作为我们小学生来说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原来锻炼所取得的效果便会消退。四、合理负荷在体育概念中,负荷即运动量。小学生的身体锻炼要想获得理想的效果,必须有适宜的运动量。运动量即运动在数量上的总和。如果一节体育活动,没有较好地安排适量的运动量,这一节体育活动就不能称得上是一节合格的体育活动。运动量是由运动强度、密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所构成。对于健康儿童来说,运动时每分钟心率达到180次─190次时,耗氧量接近于最大摄氧量的90─100%,为大运动量:每分钟心率150─170次时,耗氧量为70─80%,是中等运动量:心率120─150次,为小运动量:在120次以下,是轻微运动量,锻炼身体的作用不大。小学生的锻炼标准应基本保持在中等及中等运动量以上。五、合适项目由于儿童肌肉、韧带、骨质和结缔组织等均未发育成熟,因此不宜过早进行负重训练。比如拔河项目,拔河属于力量型的运动,用力的过程中要憋气,不是特别适合小学生。小学生在拔河的过程中,心率虽然不高,但是心脏承受很大的阻力负荷,这个负荷要到运动以后才能恢复,在恢复期里,心率反而会升高。儿童的生长发育不一致,身高体重也不同,瘦小的孩子参加拔河比赛的效果就不是很好我们通常所说的正规的民间拔河比赛中,对身高、体重是有要求的,讲究的是均等。因此我们说,小孩是不适合参加拔河比赛的。”那么有什么项目是适合孩子参加的呢?孩子如果很小,那么就应该以游戏为主,培养小孩对于体育的兴趣,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比如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等,就是不错的体育运动项目六、准备活动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需要有个克服生理惰性的过程,即准备活动。人体各部分的惰性并不一样,其中肌肉惰性最小。小学生整个人体克服生理惰性大约需要10─20分钟准备活动时间。其作用在于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加强心肺功能,使肌肉、肌腱、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