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一、货币的产生1、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2、货币的产生经历了以下四个形式发展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所谓价值形式,是指用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示另一种商品的价值,就是价值表现形式,简称价值形式。(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石斧(二)扩大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石斧50斤米20尺布0.5黄金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绵羊的价值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但商品价值未能获得共同的、统一的表现形式。2(三)一般价值形式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般等价物。所谓一般等价物,就是指从大量的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表现其他各种商品价值的材料。这种一般等价物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在欧洲,最早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绵羊。一般价值形式表现为:2把石斧=50斤米=1只绵羊20尺布=0.5克黄金=虽然从等式来看,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形式相比,只是等式两边的移位,其实这是一个质的变化。它使物物直接交换变成了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一般等价物实际上是货币的雏形,它离货币只有一步之遥了。(四)货币形式一般等价物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例如,在欧洲,最早的一般等价物是绵羊,在我国,最早的一般等价物是贝壳。许多充当一般等价物3的商品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难以分割、价值不统一、不便于携带、难以保存等。人们要选择一种价值含量高、价值统一、便于分割、便于携带、便于保存的商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人们终于找到了这种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贵金属。贵金属有四个自然属性:一是具有同一性,贵金属质地均匀,重量相等;二是具有可分性:贵金属可以根据需要加以分割二不丧失价值;三是具有便利性,贵金属体积小,价值高,便于携带;四是具有永恒性,贵金属不变质,适宜保存,作为财富储藏。当人们选择贵金属作为一般等价物时,一般等价物就相对稳定了,货币也就产生了。二、货币的概念1、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2、货币是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中,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三、货币的层次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4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及时变现并不蒙受损失的能力。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货币层次一般可作如下划分:1、M0(现钞)M0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而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包括居民手中的现金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这部分货币可随时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而具有最强的购买力。2、M1(狭义货币)M1由M0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构成。由于活期存款随时可以签发支票而成为直接的支付手段,所以,它同现金一样是最具有流通性的货币。M1作为现实的购买力,对社会经济有着最广泛而直接的影响,因而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3、M2(广义货币)M2由M1加准货币构成。准货币一般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5我国对货币层次的研究起步较晚,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现阶段我国货币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M0=流通中现金2、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分存款3、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四、货币的本质1、西方的货币金属说认为货币是唯一的财富,货币等同于贵金属。2、西方的货币名目说认为货币是商品价值的符号,是观念的计算单位。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通过分析商品,科学地分析了货币的本质,揭示了货币与其他商品一样,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货币与其他商品是相对立的,是特殊的商品。因此,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与形式6一、马克思关于货币职能的论述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身所固有的功能,他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马克思按照货币职能产生、形成的历史顺序,先后阐述了货币的五个职能。(一)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价值尺度是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他与其他所有商品一样都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