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纸北京军区通信训练大队教学提要课目:电和电路的基本概念(5-6)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欧姆定律的内涵及应用,掌握电功及电功率的计算过程。内容:欧姆定律(重点)电功和电功率、电热器(重点)方法:理论讲解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时间:120分钟地点:多媒体教室要求:认真听讲,勤于动脑。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教学保障:多媒体教学器材一套教案纸北京军区通信训练大队教学进程第五节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要求:理解欧姆定律,会应用欧姆定律解题。自学指导I请同学们自学课本32-34页欧姆试验的内容,5分钟后比谁能最快完成相应的检测题。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欧姆定律表达式、各物理量的单位如何?检测练习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跟导体的电阻成。2、欧姆定律表达式为。其中I的单位是,U的单位是,R的单位是。自学指导II请同学们自学例题1,3分钟后比谁能最快解答与例1类似的习题。练习1:某导体的电阻为12Ω,当导体两端的电通过介绍,增强感性认识,引入正题幻灯显示引入录像幻灯显示教案纸北京军区通信训练大队压为6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多大?自学指导III请同学们自学例题2,3分钟后比谁能最快解答与例2类似的习题。练习2:阻值为30Ω的小灯泡,如果通过灯丝的电流为0.2A,则小灯泡两端应加多大的电压?自学指导IV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解例题3.看谁理解得快应用得好。练习3: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2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欧姆?如果电压增大到9V,导体中的电流变为多大?想想议议1、应用欧姆定律时应该注意什么?公式中I、U、R三个物理量均针对同一段电路而言。2、电流表可否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电压表呢?学到了什么?1、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2、应用公式解计算题。教案纸北京军区通信训练大队二、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欧姆定律的基本内容:在电阻电路中,当温度不变时,电路中流过电阻的电流强度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路的电阻成正比。用公式表示:1、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由欧姆定律:I=U/R当R一定时:U增大,I随着增大想一想: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空?人体的安全电压低于36V,若人体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2、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欧姆定律:I=U/R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想一想:电吹风为什么不可在浴室中使用?潮湿的皮肤比干燥时电阻要小,若有电压存在电流会很大;浴室中水分多,电吹风易进水漏电,很危险!知识拓展:关于避雷针。早在公元220年至265RUI教案纸北京军区通信训练大队年的三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避雷室的设备,这在当时的建筑物上都可以看到。公元420年至589年的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物上也有“避雷室”。公元960年至1279年的宋朝时期的建筑物上也都有不同形式的避雷设备—雷公柱。避雷室、避雷柱,这些设施都是为了避免雷击而设置在各种建筑物上的。这些避雷设置,要比以前认为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于公元1752年发明避雷针要早得多。公元1752年富兰克林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和他的儿子)在费拉尔德亚城雷雨交加的一天进行了捕捉雷电的实验。他和他的儿子将一只带有铁丝尖端的丝绸做的风筝放上了雷电轰鸣的雨空。不久由于风筝有铁丝,立即从云中导下了电,直传到铁丝末端钥匙上,并放出火花。他将钥匙接触莱顿瓶(一个可充电的设备)把雷电储存起来,使之充电。这个惊人的实验结果,打破了关于“静电”和“动电”的绝对分割开的归说法,为电学发展作了很大贡献。富兰克林这一发现,使他想到高大的建筑物经常有雷电击毁的情况,若把铁丝绑到高大建筑物的顶端,把雷电引入地下,不就可以避免雷击吗?于是他搞了避雷针。当他的避雷针应用在各种高大建筑物上时,免除了雷电击毁的危险。以后,人们认为避雷针是美国人福兰教案纸北京军区通信训练大队克林最先发明的,苏联认为避雷针是18世纪时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发明的,然而事实证明避雷设备和避雷针是中国最早发明的,而且要比美国人、俄国人早1000多年。这个结论是由华南工学院建筑系龙庆忠教授,经过长期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并发表了论文,在论文中用大量的史科和实物证明避雷针是我国最早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