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王勃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滕王阁序》的?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划出重点句子。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自读句子,思考:1.“参加宴会的人很多”,想象一下,可能会有哪些人?2.那么多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客人,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敢写文章呢?这时王勃站在滕王阁上却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在课文中划出有关句子;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并小组交流: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这时王勃正(),凝望着江上():远处,(),(),()。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这么迷人的江景图,王勃只用一句话就写出来了,是哪句话?在课文中找出来画上“——”线。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2.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都督是怎样称赞王勃的?选项:1、断。2、穷尽。3、极端。4、罕见少有的。5、一定的。拍案叫绝:拍着桌子叫好,形容非常称赞。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2.“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造一个句子吗?1.王勃在看什么、想什么?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试试王勃虽然年少,却虚心好学,才高八斗。所以他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汩汩流出,这就是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正因为他文思如泉,所以写起来很快,一气呵成,这就是奇才!作业:1.朗读背诵王勃的作品2.搜集像王勃一样才思敏捷、下笔成文的人,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份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