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普通高中名校长董英华工作室二年发展规划(2015年6月—2017年5月)一、背景分析(一)自身优势1、具有比较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1993年9月开始担任县级完全中学副校长职务,2003年10月开始担任示范校高中副校长职务,2012年2月至今担任示范校高中校长职务,任职期间努力工作,精心研究业务,团结同事,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其中,在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所任职学校数次被评为各类先进集体,在历次评估检查和百分考核中都取得优秀的成绩。2、善于学习,潜心课堂教学研究,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能力。系统地学习过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平时有较好的阅读习惯。立足于课堂,研究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艺术,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经验。在新课程改革中,重实践,持之以恒。3、重视科研,有一定的科研和指导科研能力。“科研兴校”是我办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学校没有了科研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在课题研究中坚持“做小不做大”原则,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细节,全员参与,从基本做起,脚踏实地,不走过场。真正做到教育科研为学校发展服务。在教育科研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4、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敢于改革学校的管理制度,创新适应现代教育所需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模式,特别在课堂教学改革、家长学校、学校综合社会实践课的开发和施行等方面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和推广模式。(二)学校优势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是贵州省首批“省重点中学”,是贵州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始建于1906年,距今已有近110年的办学历史,是安顺历史最悠久的一所中学。学校是“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学校”、“贵州省首批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60个,在校学生4000余名。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职工225人,其中高级教师73人,中级教师60人,在职特级教师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市级骨干教师20余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名师工作室4个。二、理念及宗旨以培养具有教育家素质的校长为目标,以“校本主题研究”为途径,通过“找准自己的问题、开展自己的研究、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升自己的素质、改进自己的管理、形成自己的思想”这一思路,促进自主研究,促进共同发展,促进成果转化,促进办学思想的形成,促进区域高中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三、总体目标工作室以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引领示范与主动参与、个体研修与团队合作、共同提高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原则。以学校管理为研究领域,以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为研究对象,以学校特色的建设与提升为研究课题。通过专家引领,课题研究,实践考察,学术交流,互动提高等方式,全面提高工作室成员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及管理能力,促进成员办学思想的形成及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具体目标如下:(一)提升修炼个人素质提升个人的道德素修养、办学理念、管理能力、业务水平。提升工作室团队的学习、研究、实践、交流能力,探讨解决工作室成员校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努力带动工作室成员向研究型、专家型校长或优秀学校管理者转型。工作室成员每年阅读教育专著不少于5本,撰写读书笔记不少于2万字。每年召开一次办学思想研讨会。(二)培育优秀的校长队伍为优秀的中青年校长和学校管理者搭建发展平台,以培养市、县级名校长为目标,努力打造“勤于学习、善于实践、肯于研究”的名校长团队,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工作室成员切实制定好个人发展规划,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和办学思想,力争二年内培养1—2名本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名校长”或“优秀校长”。(三)累积经验,形成系统办学思想依托工作室,引领成员逐步解决本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本校办学经验,借鉴先进的办学经验,运用优秀的办学成果,凝练办学特色,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实施路径。(四)辐射引领,带动全体共同提高工作室主持人以及成员要积极撰写论文、博文,每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不少于一篇。每年至少在全市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将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实现交流、分享目的,达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