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产后出血患者个案查房徐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徐婷婷是消化道出血么?出了多少血?出血停止了吗?【概述】上消化道出血(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UGH)(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下消化道出血(low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LGH)【概述】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依次是:溃疡病,肝硬变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急性胃粘膜损害,胃癌。下消化道出血以恶性肿瘤(多数是大肠癌)、肠息肉、炎症性肠病最为多见,其次是痔、肛裂、肠血管畸形、小肠平滑肌瘤、缺血性肠炎、肠憩室、肠套叠等。【概述】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1或循环血量的20%;临床表现主要是呕血和(或)黑粪,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概述】下消化道出血根据出血量大小、速度和快慢等可分三类:①慢性隐性出血②亚急性出血③急性大量出血:短期内排出大量鲜红或暗红色血便,伴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常需输血治疗者,称下消化道大出血,85%—90%患者可经内科治疗止血,需紧急手术者占10%一15%。【临床表现】出血方式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氮质血症发热出血后的代偿功能【临床表现】出血方式急性大量出血呕血慢性小量出血粪便潜血阳性出血部位、出血速度空肠曲氏韧带以上呕血(胃酸作用形成正铁血红素而呈咖啡色)。如出血速度快而出血量又多,呕血的颜色是鲜红色。黑粪或柏油样粪便(肠道细菌作用形成硫化亚铁)如十二指肠部位病变的出血速度过快时,在肠道停留时间短,粪便颜色会变成紫红色。左半结肠出血粪便颜色为鲜红色。空肠回肠及右半结肠病变小量渗血时,也可有黑粪。【临床表现】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临床表现:休克前期失血量低于20%。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交感肾上腺轴兴奋,病人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增快(<100次/分钟),呼吸增快,血压变化不大,但脉压缩小(<4.0KPAa(30mmHg);尿量正常或减少(25—30ml/h).若处理及时得当,休克可很快得到纠正。否则,病情继续发展,很快进入休克期。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休克期机体失血量达20%—40%。病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粘膜发干或花斑,四肢冰冷;脉搏细速(>120次/分钟),呼吸浅促,血压进行性下降;尿量减少;浅静脉萎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病人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症状。休克晚期机体失血过量40%。病人意识模糊或昏迷;全身皮肤,黏膜明显,甚至出现瘀点,瘀斑,四肢厥冷;脉搏微弱,血压测不出,呼吸微弱或不规则,体温不升;无尿;并发DIC者,可出现鼻腔,牙龈,内脏出血等。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虽给予吸氧仍不能改善时,提示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此期病人常继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临床表现】氮质血症分为肠原性、肾性和肾前性氮质血症肠源性氮质血症:(蛋白在肠道分解、吸收),数小时开始,24-48小时达高峰,不超过10.7-14.3mmol/L,3--4天正常。肾前性氮质血症:在纠正低血压、休克后,尿素氮可迅速降至正常。肾性氮质血症:由于休克造成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失血加重原有肾病的肾脏损害。在病情稳定下,常持续4天以上,补充血容量后BUN不能降至正常者【临床表现】发热多数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原因:可能由于血容量减少、贫血、周围循环衰竭、血分解蛋白的吸收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分析发热原因时要注意寻找其他因素,例如有无并发肺炎等。【临床表现】出血后的代偿功能血量超过血容量的25%时,体内释放了儿茶酚胺,增加周围循环阻力和心脉率,以维持各个器官血液灌注量。激素分泌、造血系统也相应地代偿。醛固酮和垂体后叶素分泌增加;刺激造血系统。【诊断】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早期识别出血量的估计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诊断】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早期识别确立是否为消化道出血确定是否为上或下消化道出血【诊断】确立时否为消化道出血与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以及异位妊娠破裂、脾破裂、动脉瘤破裂等其他病因引起的出血性休克相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