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邓姗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异子宫内膜增厚薄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卵巢功能失调的子宫内膜病变萎缩/增生/反应不佳/不规则脱落/不同步/高度分泌各类月经失调的子宫内膜病变闭经/过少/过多/不规则出血/绝经后出血/功血医源性疾病良性病变炎症/息肉/化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恶性病变原发/转移子宫内膜发育异常子宫内膜炎——uptodate总结与推荐基于组织学结果,病理学家传统上将子宫内膜炎分为急性或慢性。两者临床表现(异常子宫出血、盆腔痛和子宫压痛)相似,急性者常有发热。急性子宫内膜炎是急性盆腔炎性疾病(PID)的常见组成部分;通常伴随急性输卵管炎出现。经宫颈妇科操作很少导致急性子宫内膜炎。推荐在终止妊娠手术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Grade1A)。建议对有盆腔感染史的女性在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或宫腔声学造影之前使用抗生素预防,对发现输卵管积液的患者也使用抗生素治疗(Grade2C)。慢性子宫内膜炎:多达1/3病因不明;可能的病因包括感染、宫内生长物/异物,以及放疗。大多数没有症状和阳性体征。建议针对病因不明的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应用一疗程的口服多西环素(一次100mg,一日2次,治疗10日)(Grade2C)。子宫内膜息肉——uptodate总结与推荐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表面突起的内膜腺体和基质增生过长形成的。在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或子宫切除术的女性中,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为10%-24%。子宫内膜息肉是引起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这些子宫内膜息肉也可能是无症状的。绝大多数子宫内膜息肉为良性,绝经后女性和有出血症状女性的子宫内膜息肉恶变风险更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是基于标本被切除后做出的一个组织学诊断。对于绝经前的女性,需要切除有症状的息肉;对于有子宫内膜增生或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的绝经前女性,无症状的息肉也应切除(Grade2C)。对于息肉大于1.5cm、多发息肉或息肉脱垂的女性、或者不孕的女性,息肉切除术也是合理的选择;对于绝经后女性,所有子宫内膜息肉都应予切除(Grade1B)。PP-子宫内膜息肉-TCRP(1)•AAGL回顾分析(1951~2010)•临床证据和结论:B级(结论基于有限的研究)*年龄增长、服用tamoxifen,不育是高危因素;*最常见的症状是AUS:月经淋漓不尽、经间出血,月经过多,不规则出血等;*随着年龄增长,息肉恶变并不增长,但服用tamoxifen,AUS提高恶变的可能。A级(结论基于充分的证据)*25%的息肉可自然消退,尤其是<1cm的小息肉。P-子宫内膜息肉-TCRP(2)•诊断证据和结论(B级)*经阴道超声为息肉检出提供较可靠的依据;*彩色多普勒可提高息肉的检出率;*增强宫内对比(无论有无3D超声),皆能提高诊断水平;*盲视下的诊刮或活检不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宫腔镜是金标准的选择。P-子宫内膜息肉-TCRP(3)•治疗证据和结论A级*对于无症状的小息肉可行保守治疗;*对于不育的患者,不论自然受孕还是辅助生殖,TCRP都对提高受孕率有利。B级*前不推荐药物治疗;*TRCP是治疗的金标准;*对于有症状的绝经后患者,应行组织学检查;C级(结论基于专家间的共识):*目前不同TRCP的临床证据尚无不同,出于创伤更小、花费更低、危险更小的原因,宫腔镜下息肉移除术要先于切除术使用。子宫内膜厚度(1)在绝经前女性中,TVUS应在出血周期的第4-6天进行,此时子宫内膜厚度预期是最薄的(育龄女性增殖期正常子宫内膜厚度是4-8mm,在分泌期是8-14mm)。对绝经前女性异常子宫内膜厚度没有标准的阈值。一项纳入32项研究包括11,000例未使用激素治疗的无症状绝经后女性的meta分析说明了这一点;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2.9mm。以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或等于5mm检测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72%,这两个值均低于有症状的女性。绝经后无子宫出血女性中子宫内膜的厚度大于11mm的女性,其子宫内膜癌风险为6.7%,与绝经后有出血且子宫内膜厚度大于5mm的女性的风险近似。没有子宫出血,但合并宫腔积液的内膜轻度增厚患者,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