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第五讲主讲人:邵静第五节维生素重点内容:(1)维生素的概念(2)脂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3)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维生素(vitaminVit)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大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大都是以其本体的形式或可被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维生素既不参与机体组成也不提供能量,机体对其需要量甚微。在体内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体内重要的代谢酶的辅酶。维生素的生理功能轻度缺乏常无典型症状,称为亚临床缺乏或不足。缺乏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出现相应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在我国,典型的维生素缺乏症已不多见。亚临床缺乏在某些地区或人群中仍有发现。亚临床缺乏症状不典型,不易发现,但对健康又有影响,所以要特别注意。维生素种类多,化学结构和功能不同。营养学按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与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脂或有机溶剂。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在酸败的脂肪中容易被破坏。脂溶牲维生素有VitA、VitD,VitE及Vit·K。存在于植物油、坚果类和动物性食品中。水溶性维生素可溶于水,多数对光和热敏感,在紫外光照射或加热过度时易被破坏。水溶性维生素有B族维生素和VitC,存在于动物和植物性食品中。B族维生素包括VitB1、VitB3、VitB6、VitB12,尼克酸、叶酸、泛酸、胆碱、生物素。水溶性维生素常以原形从尿中排出体外,脂溶性维生素则可在体内积存引起中毒。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2、溶于脂肪和脂溶剂、疏水溶于水、亲水3、有前体或前维生素一般无前体4、需脂性环境和胆盐帮助下才易吸收易吸收5、吸收入淋巴系统吸收入血液6、体内可大量储存,体内有一定周转存留量,但不储存过量积蓄可引起中毒多余随尿排出,一般不会积蓄中毒7、不需每日供给宜每日供给8、缺乏时症状发展缓慢缺乏时症状发展较明显1、分子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均为异戊二烯衍含碳、氢、氧,有时还含有钴、硫等其它元素生物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特性脂溶性维生素(一)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1.特性及表示单位维生素A(VitA)又名视黄醇(retinot),实际上包括所有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即动物性食物来源的VitA1和VitA2;植物性食物来源的β—胡萝卜素(β--cartotene)及其他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有三种形式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VitA的需要量常用国际单位(IU)来表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用视黄醇当量(RE)来表示;1IUVitA=0.3μgRE1μg视黄醇=I.0μgRE1μg胡萝卜素=0.167μgRE1μg其他维生素A原=0.084μgRE生理功能(1)视觉:VitA的功能与正常生长、生殖、视觉及抗感染有关。视网膜中的杆状细胞含有视紫红质,对暗光敏感。视紫红质是视黄醛与带有赖氨酸残基的视蛋白相结合的复合物。(2)上皮生长与分化:VitA对上皮的正常形成、发育及维持十分重要。细胞膜表面蛋白主要为糖蛋白,糖蛋白的合成需要脂类、糖作为中间体,其中脂类就含有视黄醇。(3)促进生长和骨骼发育;VitA有助于细胞的增殖与生长。是动物生长所必需。VitA对生长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促进上皮组织生长、健全。二是促进骨骼生长。(4)其他:近年研究发现,VitA有抗癌、抗氧化等作用。3.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评价VitA营养状况常用的指标有血清VitA含量,成人正常血清VitA含量为1.05—3.15μmol/L(300—900μg/dl)。ViiA缺乏症酌典型表现为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及干眼病:角膜损伤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粘膜、上皮改变:上皮组织分化不良,表现皮肤粗糙、干燥、鳞状等角化变化,臂、腿、肩、下腹部皮肤尤为明显。生长发育受阻:尤见于儿童,首先影响骨骼发育,齿龈增生与角化,影响牙釉质细胞发育,使牙齿停止生长。来源与供给量人体从食物中获得的VitA有两大类,一类是来源于动物性食物中的Vit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鱼肝油、蛋、奶及其制品。另一类是来自植物性食物中的β—胡萝卜素和各种类胡萝卜素,绿叶蔬菜、黄色蔬菜和水果类含量较高,如西兰花、菠菜、豌豆苗、韭菜、胡萝卜等。VitA的供给量为成人每天800μgRE。膳食中总视黄醇当量(μgRE)二视黄醇(μg)+β胡萝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