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判定使用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VIP免费

判定使用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_第1页
1/26
判定使用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_第2页
2/26
判定使用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_第3页
3/26
TEG的临床应用河北北方学院临检教研室CL30=(A30/MA)×100%方法R(r)K(k)TMA(m)MA(ma)EMX(mε)minminminmm自然全血10~165~1035~4545~5580~130全血复钙4~82~425~3545~5580~135血浆复钙4~81~320~3050~65105~180参数写法与参考值参数写法与参考值六、六、TEGTEG的应用:的应用:1、凝血因子定性分析2、纤维蛋白原的定性分析3、血小板数量与质量的定性分析4、检测血液中是否有肝素的影响5、测定纤溶(Fibrinolysis)活性6、诊断高凝血状态,判断血栓风险7、鉴别术后渗血和出血,准确判断原因8、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9、监测体外循环、心脏介入治疗等的抗凝情况10、监测肝移植手术的出血及凝血状态11、监测抗血小板药物治疗12、指导成分输血及测试治疗效果(一)凝血因子与凝血状态分析(一)凝血因子与凝血状态分析判断患者凝血状态低凝(因子缺乏?抗凝物?)高凝纤溶亢进1.方法枸橼酸抗凝全血+钙普通杯+0.36ml自然全血+高岭土枸橼酸抗凝血浆+钙高岭土高岭土ACT其它凝血因子+血小板因子+PLT+FgFb+FⅩⅢFb+FⅩⅢ+PLT纤溶期◆血栓性疾病:R值、K值明显缩短,MA值增大,见于肾病综合征、尿毒症、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动脉/静脉血栓形成。◆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血友病类出血性疾病R值K值显著延长,MA值降低。特别对XIII因子缺乏症的诊断具有特殊的意义。(二)血小板数量与质量的定性分析(二)血小板数量与质量的定性分析◆R值K值明显延长,α角、MA值降低,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K值和α角反映Fg水平和部分血小板功能。◆MA为最大振幅,反映血凝块最大强度或硬度,主要取决于血小板质和量,其次是纤维蛋白原水平。(三)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三)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IC)、)、测定纤溶(测定纤溶(FibrinolysisFibrinolysis)活性)活性◆CL30,是MA后30min振幅占MA的百分比,反映纤溶活动程度。◆区分原发纤溶或继发纤溶亢进,区分DIC阶段。◆注意与XIII因子缺乏症相区别。(四)监测(四)监测体外循环体外循环、血液含肝素情况、血液含肝素情况(cardiopulmonarybypass(cardiopulmonarybypass,,CPB)CPB)1.方法●判断各类肝素、低分子肝素及类肝素的使用效果。●判定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残留效果。●判断低凝是否为肝素所致。普通杯肝素酶杯比较各参数,若肝素酶杯结果显著好转,表明有肝素。+0.36ml血+高岭土分别测TEG▲TEG对低浓度的肝素、类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更敏感,可检测出0.005U/ml的低浓度用量。▲体外循环肝素抗凝时,常规用ACT监测。2.举例比较▲TEG能够综合反映体外循环时的凝血状况,较ACT全面。以心脏直视手术TEG研究为例:体外循环前后体外循环前后TEGTEG各参数和各参数和ACTACT值值(X±s)(X±s)注:与麻醉前相比,*P<0.05,**P<0.Ol与含肝素酶组相比,#P<0.05,##P<0.Ol项目鱼精蛋白注射后参考值麻醉前普通组肝素酶组TEGR(min)15~2314.5±4.915.9±5.414.7±3.7K(min)5~107.8±4.68.2±4.66.4±4.0α(°)22~3834.2±11.530.3±13.2##37.1±10.2MA(mm)47~5849.2±8.741.4±9.4**#44.6±9.9**CL30(%)>9887.8±15.892.1±14.895.6±5.3*ACT(s)100~130134.9±16.0127.7±17.2项目鱼精蛋白注射后麻醉前普通组肝素酶组TEGR(min)14.5±4.9长纠正K(min)7.8±4.6长纠正α(°)34.2±11.5减小(X)增大(X)MA(mm)49.2±8.7减小(显、X)较普通杯长,仍减小(显)CL30(%)87.8±15.8高更高(显)ACT(s)134.9±16.0缩短②ACT鱼精蛋白注射后缩短,在正常范围内,与体外循环前差异无显著性,说明:虽然残存肝素,但ACT反映不出来,不敏感。①用肝素酶杯检测,R、K、α和MA结果均较普通杯好转,其中α和MA差异明显,说明:血中肝素中和不完全,应补充注射鱼精蛋白(不能中和小分子量肝素)。③MA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肝素酶杯测定仍显著低于术前,说明:除肝素外另有原因,应为术中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功能不足而致,需输入血小板矫正;也说明ACT不敏感。①血小板与异物表面接触,发生粘附、聚集和脱颗粒而被消耗;②血小板机械性破坏、血液稀释、低温;③鱼精蛋白复合物和残余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判定使用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