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蓝天的色彩前言:风筝为中国人发明,据传风筝在我国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唐朝以后更为流行,明清时北京人制作的技术更为娴熟、精巧。放风筝妙在既能在近处观赏,又能在远处赏玩,而且全身运动,宜于养性强身。现在风筝已发展形成了一种文化艺术的氛围,符合民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具有民族性特色的艺术形式,反映着人们的理想和愿望.是一种实用的美术艺术之一。材料准备:1、教师:图片(展示各种风筝的图片)、装饰材料、白底风筝。2、学生:材料:铅笔、勾边笔、丙烯颜料。教学过程:1、讲述风筝的起源,通过图案形象,渗透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引导学生加以名族元素的创想。2、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风筝图案,结合色彩知识,将色彩三要素、色彩构成法则融入当中。3、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将随处可见的吉祥寓意:“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结合起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4、观察白胚风筝是一个对称型的三角形,引导学生用铅笔在风筝上画出自己所设计的图案。既然要飞上天,所以颜色一定要鲜艳,色块一定要大些。还可拓展到动漫等图案。教学小结:展示和欣赏作品,对好的作品进行悬挂加以鼓励。我们通过手绘风筝让学生对美术有更新更广泛的认识,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认识形状和色彩的结合,不断有新的灵感突现,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通过设计与构思,学生的创作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