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原因;2、了解文章所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了解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增强开发、保护海洋的意识。学习重点:①了解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原因;②分析说明方法。学习难点:指导学生自己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的现状和未来。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2016年我国颁布了哪一项计生国策,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生答:(全面开放二胎)这项政策的实施给千家万户带来了福音,但也带来了人口增长过快的隐患。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生产的粮食无法满足人口需求的时候,我们该到那里寻求赖以生存的粮食呢?有乐观的人士认为,海洋完全可以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今天我们来学习《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二、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原因;2、了解文章所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了解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增强开发、保护海洋的意识。学习重点:①了解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原因;②分析说明方法。学习难点:指导学生自己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的现状和未来。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提示:从课文中找出用关语段并加以概括)归纳总结:1、海藻数量多,可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2、浮游生物丰富,可加工成食品。3、海洋鱼虾众多,还有捕捞潜力可挖。4、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多尚未被我们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潜力巨大。四、学习说明方法1、再读课文,找一找。作者为了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学法指导: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类别:条理清晰的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作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3、练习说说下列语句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4、(1)人们比较熟悉的可使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2)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五、品析说明文语言1、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鱼场,发展深海渔业。2、学法指导:先表态,“不能删”,在定性,如“最”“更”“几乎”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右”表示估计,“多”“有余”等表示数量,若删去,原来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意思,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3、练习。下列剧中划线的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1.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2.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六、拓展延伸。1、观看图片,了解海洋状况。2、请你为保护海洋拟一条标语。要求语言简洁,有号召力。七、课堂总结。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优美的环境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拯救地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碧海蓝天,共建幸福家园!八、板书设计。海藻;浮游生物《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丰富潜力巨大鱼虾;尚未开发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作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