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SA感染时万古霉素VS替考拉宁VS利奈唑胺学员:高鑫带教老师:张莉参考文献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委员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2011年更新版[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1,5(3:):372-3832.王明强,张思森,刘小军等.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患者的疗效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7):3293-3297.3.廖雪梅.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458-460.4.YaelW.waknineOff-LabeluseofLinezolidLinkedtoIncreasedDeathRisk[EB/OL].(2007-03-19).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553803.5.岳冀蓉,房晨鹂,张雪梅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氏阳性菌血症效果比较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6):646~651。背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是金黄色葡菌中耐药性最强的一部分,于1961年被首次发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MRSA药物主要为糖肽类的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噁唑烷酮类的利奈唑胺。MRSA对其体外敏感率较高,2012、2013、2014年度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显示检测出的MRSA菌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敏感率均为100%。但临床MRSA感染时,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临床有效率并不如药敏结果那么理想。MRSA感染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对3种抗MRSA的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及其药物发展,优缺点进行综述。CHINET细菌耐药监测数据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适应症的比较适应症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皮肤感染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肺脓肿脓胸腹膜炎导管相关感染?脑膜炎稳可信、他格适和斯沃产品说明书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安全性比较王明强[2]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ADR6.06%(2/33)12.5%(5/32)9.68%(3/31)岳冀蓉[5]肾损害血小板减少万古霉素2.51%(7/252)1.35%(4/272)利奈唑胺0.47%(2/398)4.38%(17/398)廖雪梅[3]肾损害血小板减少万古霉素16%(4/25)0利奈唑胺013.3%(2/15)1.王明强,张思森,刘小军等.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患者的疗效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7):3293-3297.2.廖雪梅.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458-460.5.岳冀蓉,房晨鹂,张雪梅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氏阳性菌血症效果比较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6):646~651。一、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天然抗生素,是第一个临床应用的糖肽类抗生素,也是糖肽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2、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3、抑制细菌孢浆中RNA的合成。万古霉素半衰期为6-8h,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为55%,常用量为0.5g、q6h-8h,每天最大量不超过4g。①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链合成的第二步②与五肽末端氨基酸分子结合,阻断转肽交叉连接③转糖作用发生障碍一、万古霉素优点:1、有50年临床应用经验,耐药率低,长期以来针对MRSA感染良好的临床效果使其备受临床医生的青睐。万古霉素适应症相对较广泛,是治疗导管相关性感染,MRSA所致菌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肺部感染等感染的一线用药。2、相对于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很少发生血小板减少这一不良反应。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委员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2011年更新版[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1,5(3:):372-3832.王明强,张思森,刘小军等.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患者的疗效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7):3293-3297.一、万古霉素缺点1、其肾毒性比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大,不良反应反生率比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稍高,使用时要注意“红人综合征”。2、其组织穿透率低(特别是肺部),全球范围内万古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漂移,导致部分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