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于生生互动的课堂调研与归因分析VIP免费

基于生生互动的课堂调研与归因分析_第1页
1/6
基于生生互动的课堂调研与归因分析_第2页
2/6
基于生生互动的课堂调研与归因分析_第3页
3/6
基于互动的课堂调研与归因分析已发表于《中国数学教育》2008.10孙琪斌(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黄红云(上海市嘉定区华亭中学)摘要:本文采用调查法,抽样研究了20节数学课,结果表明:当前的数学课堂上,提问覆盖率要远远小于课堂提问率,而且大多数课堂上都没有发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探究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源,主要是由教师潜意识中的目标缺位、居高临下的习惯性讲述、基于部分优秀学生的重复提问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促进课堂互动的教学策略.关键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目标.1.基于互动的课堂调研在当前的教育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似乎只活跃在教研活动、师训活动的理念中,而走进课堂之后,随处可见的,往往都是教师主动与学生进行的交流,很少看见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的交流,更不用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为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我们利用课堂提问统计表抽样研究了20节数学课,以下就是4节典型教学课的列举。其中,课堂提问率=×100%,提问覆盖率=×100%,坐标表示学生的所在位置。案例1教龄在3年之内的年轻教师的教学课例.表1年级:六年级上课人数:25人授课内容: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1行13第2行第3行341第4行131第5行1说明:(1)本节课的课堂提问率=72%,提问覆盖率=36%,课堂提问率-提问覆盖率=36%.(2)学习优势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如生(3,3)被提问4次,生(1,4)、生(4,4)、生(3,1)被老师提问3次.(3)生(5,1)始终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整节课都趴在书桌上;生(3,2),生(5,2)在教师讲课的1过程中,经常摆弄手里的小物品.(4)合作,没有发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发生.蕴含在差异之中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案例2教龄在10年左右的骨干教师的教学课例。表2年级:九年级上课人数:46人授课内容:一次函数(复习)1列2列3列4列5列6列7列8列1行141112行12113行1311114行112215行122126行空位空位1说明:(1)这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师生互动数据,本节课的课堂提问率=80.4%,提问覆盖率=56.5%,课堂提问率-提问覆盖率=23.9%.(2)学习优势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如:生(1,4)被教师提问4次,生(3,3)被教师提问3次.(3)生(6,1)(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学生)始终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4)合作,没有发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发生.蕴涵在差异之中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案例3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的教学课例表3年级:七年级上课人数:38人授课内容:平行线的判定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6列第1行1第2行1第3行11第4行113第5行2第6行2第7行空位空位空位说明:(1)本节课的课堂提问率=34.2%,提问覆盖率=23.7%,课堂提问率-提问覆盖率=10.5%.(2)学习优势生(4,6)被教师提问3次.(3)合作,没有发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发生。蕴涵在学生之间的差异方面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案例4一节看见了互动的“好课”。2表4年级:七年级上课人数:22人授课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6列第1行123222第2行11111第3行111222第4行空位空位11说明:(1)本节课的课堂提问率为127%,提问覆盖面达到86.4%.教师单独与学生进行交流28次,没有参与班级交流的学生只有3人.(2)生(4,3)属于学习困难生,但教师在课堂上曾先后3次走到他身边进行辅导。(3)表格中的两个阴影区域,是生生之间真正发生互动的区域.2.缺乏课堂互动的原因分析仔细分析20节数学课上的师生互动数据,我们发现:当前的数学课堂上,提问覆盖率要远远小于课堂提问率,提问主要集中在优势生身上,而且大多数课堂上都没有发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主要是因为:(1)多数教师走进课堂之后,不敢直面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且,为了推进预设的教学流程,不得不借助于部分学习优势生;(2)蕴含于学生差异方面的资源很少得到合理的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难以形成.具体分析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1)基于知识本位的教学目标立意体系,是阻碍师生互动的根源。教师缺乏以学生所实际获得的发展为本的目标意识,没有把基于知识立意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基于人本立意的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基于生生互动的课堂调研与归因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