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融资租赁业务研究作者:夏裎靰陈砚刚来源:《大经贸》2019年第8期夏裎靰陈砚刚【摘要】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其行业特征为融资租赁业务拓展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本文从汽车行业的概况入手,比较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和融资租赁模式,分析得出融资租赁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拓展业务时需要关注的风险点和应对措施,以供参考借鉴。【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业务从2002年到2013年的十年中,我国汽车行业以超过1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销售国。2018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达2.29亿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是170辆左右,距离主要发达国家保有量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美国797辆,日本591辆,德国572辆)。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汽车消费潜力仍然较大。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预测,未来我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450辆,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空间仍然较大。一、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发展,汽车将向电动化、网联化、自动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方向前进。在电动化上,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为重要战略,特别是补贴+双积分制[1]的政策,保证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工信部苗圩部长在访谈节目《部长之声》提出,2020年新能源汽车占比要达到10%。与此同时,荷兰、挪威、英国、爱尔兰、法国等多个国家公布了燃油车禁售计划,我国也已经着手制定禁售时间表。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新能源汽车除了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还包括燃料电池汽车(FCEV),燃气汽车等。(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格局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随着传统燃料汽车的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增大,目前已经形成了传统汽车厂商和以BATJ[2]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造车新势力两股力量。大众、日产、丰田、宝马等主要跨国车企利用其技术储备,已经开始加速发展新能源车型的国产化工作,预计2020年将大面积推向市场。日产计划到2023年推出20款电动车型,丰田也已经规划2020年前推出10款电动车型,并积极推进电机、电池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进程。以互联网企业BATJ为代表的行业外企业投入大量资本,催生出了蔚来、小鹏、威马、云度、点咖等几十家造车新势力。(三)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格局的预测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5.6万辆,比上一年增长了61.7%。从2013年到2018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00%。预计单位用车将成为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点。单位用车包括非营业性质的企事业单位用车和营运性质的出租租赁用车。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单位用车的小型载客汽车的拥有量为1100万辆左右,预计每年约有110万辆的单位用车替换空间。根据2017年《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到2020年,更新的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要超过50%,而目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15%-20%。新能源汽车销售预计将从一线城市下沉至二、三线城市。随着新能源乘用车销售的持续增长,一线限购城市的政策优惠已经无法支撑接下来的销售增长。以北京为例,截至2018年2月份,个人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和确认延期超过21万个,但2018年北京新能源小客车的牌照指标仅6万个。未来新能源乘用车的销售预计将逐渐下沉至二、三线城市。(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据统计,2017年80%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来源于补贴等政策推动,而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补贴对财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财补新政的实施,提高了补贴门槛,同时引导行业走向了高里程、高品质方向发展。2017年9月工信部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2019年3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确定了2019年的补贴政策。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与2018年相比减少50%,如果叠加技术要求提高,补贴系数下降,实际降幅将超过50%。我国从“强财补”向“强规定”转变,财补政策与双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