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必备品格和身体素质C.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D.学业素质和关键能力解析:7.“要尽量多地要求每一个人,也要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______(分数:2.00)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B.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知行统一的原则解析:[解析]题干中的这句话既体现了对人的严格要求,又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因而,反映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8.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______(分数:2.00)A.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解析:9.最早提出要将教育摆在优先位置是在______(分数:2.00)A.中共十五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二大解析:[解析]党的十二大提出把教育提高到现代化建设战略的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强调“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0.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______(分数:2.00)A.课程评价B.课程实施C.课程目标D.课程设计√解析:[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课程设计的概念。11.提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__(分数:2.00)A.布卢姆√B.布鲁纳C.赞科夫D.凯洛夫解析:12.思维开小差是注意的______(分数:2.00)A.分散√B.转移C.动摇D.起伏解析:[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19.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于技能学习中的______(分数:2.00)A.高原现象√B.倒摄抑制C.生理极限D.及时反馈解析:[解析]心理学上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______规定。”(分数:2.00)A.国务院√B.省级人民政府C.地市级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解析:[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二、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1.所谓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于一级课程。(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地方课程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它属于二级课程。22.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还有练习巩固,从课的类型上看,这是一节综合课。(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时一节课只完成一个任务,有时一节课则需完成多项任务,所以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又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一般来说,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23.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德育的继承性。24.教育目的只对受教育者具有目标导向作用。(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25.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有系统地教授给儿童。(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题干为陈鹤琴先生给“整个教学法”的定义。“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提倡的,他反对分科教学,主张综合的单元教学。26.班级上自习课,老师不在教室,很多学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