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电路分析教案要点:熟悉串并联电路的特性和解题规律理解进行电路分析的处理能进行一般的电路等效变换教学难点:电路的等效变换考试要求:高考Ⅱ(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串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课堂设计:本节内容作为调节和补充是必要的。对于电路的分析题目很多而学生需要补充的技能和技巧也不少。考虑到学生急需总结和补充指导,并对串并联电路有一个更高的了解,安排了串并联电路的特征、小结,对等效电路的转换学生是接触过的但没有专业和让人信服的理解,但课堂中的要求也不必过高,能引起学生关注和理解就行。解决难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需要整理和比较的,特别是并联电阻的计算和简化应用,电路的转换主要依据串并联的特征和电流的原因(等电势无电流)来分析,交给学生的应该是这种技能和技巧。学生现状:对整个电路的好几个部分组成感到害怕,解题没有可循的方法;找到相互的联系比较困难,以为是公式游戏;物理的思维要求有欠缺(开关断即电阻无穷大,开关通即电阻无穷小)。培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理解推理能力课堂教具:配课堂练习一张一、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重要性质(15’)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重要性质对比小结并联电路的电阻有推论:A、各支路的电阻均相等为r时,R=r/n;B、只有两个电阻并联时,R=R1R2/(R1+R2);但不能推至三个并联为R=R1R2R3/(R1+R2+R3)C、任一支路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反之减小。练习和讲评例1【例1】如图电路,已知R1=5Ω、R2=10Ω、R3=20Ω,用心爱心专心121号编辑1电流:处处相等(各点,各段,各用电器)I1=I2=…=In电压: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U1+U2+…+Un电阻: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R=R1+R2+…+Rn总电阻大于任一电阻(越串越大)电压分配:U1/R1=U2/R2…=Un/Rn=I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U与R成正比)功率分配:P1/R1=P2/R2…=Pn/Rn=I2同时应满足:P=P1+P2+…+Pn电流: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In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1=U2=…=Un电阻:总电阻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和1/R=1/R1+1/R2…+1/Rn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电阻(越并越小)电流分配:I1R1=I2R2…=InRn=U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电阻越小,分得的电流越大(I与R成的反比)功率分配:P1R1=P2R2…=PnRn=U2同时应满足:P=P1+P2+…+PnR1R2R3AB将A、B两端接在直流电源上,三个电阻上的电流之比I1:I2:I3=______,三个电阻上电压之比U1:U2:U3=________,三个电阻上消耗功率之比P1:P2:P3=______。依据并联的电流分配得:依据串联的特点有:I1:I2:I3:=3:2:1依据串连的电压分配得:依据串并联的特点有:U1:U2:U3:=3:4:4功率:P1:P2:P3:=I1U1:I2U2:I3U3=9:8:4解后小结?考虑的因素增加,应用的知识交错,基本特征是解题的保证练习和讲评例2【例2】如图电路,滑动变阻R1的最大阻值为200Ω,R2=200Ω,电压UAB=8V,分别计算开关S断开和闭合两种情况下,移动滑动触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值变化范围。S断开:R1R2成串联,依据串联特点可得两端点(即范围)的电压:最上端时:U2=UAB=8V,获得全电压最下端时:U2=UAB/2=4V,所以范围是4~8VS闭合:R1R2非串非并,依据串联特点可得两端点的电压:最上端时:U2=U1=UAB=8V,获得全电压最下端时:被S短路U2=0V,所以范围是0~8V前者叫限流式,后者叫分压式(变化范围大,符合实验要求)【双边活动5】解后小结?线路中的开关动作是要十分重视的,它将引起线路连接上的变化从而影响所有的结果。对于复杂的线路,开关动作前后需要另行画图来分析。二、等效电路的转换(15’)对于复杂电路的简化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电流分支法及等势点排列法两种。电流分支法:(1)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出;(2)判定各支路元件的电流方向(若电路原无电压电流,可假设在总电路两端加上电压后判定);(3)按电流流向,自左到右将元件、结点、分支一一画出;(4)将画出的电路进行等效加工整理。练习和讲评例3用心爱心专心121号编辑2PSABR1R2ABK【例3】如图电路中,所有电阻的阻值均为R,则:(1)开关K闭合时,A、B间的总电阻为多少?(2)开关K断开时,A、B间的总电阻为多少?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