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诗两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生字词2.了解两位诗人,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3.借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直抒胸臆的构思,理解《未选择的路》一诗中的象征手法,逐步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2.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对诗歌进行再创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2.品评两首诗的艺术表现手法。难点1.理解《未选择的路》中,诗人重点写那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选择的那条路的原因。2.掌握象征手法。教学方法诗歌四步教学法、比较鉴赏法。教学准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熟读并能背诵;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学生自主交流,畅谈读诗感受;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悟诗歌,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学生自主品评诗歌,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比较鉴赏,学生畅谈学诗的心得,鉴赏体现主体化、个性化。教学内容和步骤:二、诗人简介多媒体显示普希金、弗罗斯特画像,教师简介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创作概况: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十九世纪伟大的民族诗人,他在多种文学体裁——抒情诗、叙事诗、诗剧、小说、散文、童话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为后代的作家提供了典范,所以他被称为“俄国文学的始祖”“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一生追求自由,反对沙皇专制,曾遭到流放。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在和保皇党人丹特士决斗中被阴谋杀害。普希金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包括著名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澳涅金》。《叶甫盖尼·澳涅金》是他的代表作品。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现代诗人,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优秀诗歌奖,他的诗在美国拥有众多读者。他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弗兰西斯科。他曾就读于达特第斯学院,但不久便辍学到一家纺织厂做工。1897~1899年,他又在哈佛大学学习。此后,他当过教员、工人、农民。1912年全家迁往英国,得到庞德等诗人的赏识和帮助,《一个男孩的愿望》和《波士顿以北》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1915年他返回美国,边教书边干农活。诗人主要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他的诗充满乡土气息,同时又富于象征和哲理,内涵复杂,情调微妙,深为人们喜爱。三、师生共同赏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教师提示以下词语的读音:瞬息(shùn)怀恋(liàn)学生集体朗诵,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读诗的感受。生1:这首诗节奏清新明快,诗意简洁明了,劝说我们在生活失意时,要保持镇静,要乐观向上,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现实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糟糕。生2:这首诗简单易懂,与以前读过的诗相比,显得“平易近人”些,能消除我们读诗时紧张的心理。生3:我觉得丑小鸭可以作为这首诗的代言人。丑小鸭在忧郁的日子里,镇静从容,乐观处事,终于迎来了“快乐的日子”。当他成为一只白天鹅时,那过去遭遇的歧视、打击竟成了他亲切的怀恋。文学大家对人生的认识,实乃“英雄所见略同”。生4:诗人似乎在劝说我们:当生活欺骗了你的时候,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我似乎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看到诗人坚定的眼神、刚毅的表情。……教师总结:同学们对诗的感悟能力相当高,这首诗已叩响你的心扉,接下来让我们悉心品味,深层探究。3.教师设计相关题目,引导学生深层探究,领悟诗意。多媒体显示:(1)丑小鸭是安徒生的真实写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作者的经历有关系吗?(2)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3)成长的天空中,总会有阴霾,在泥泞的小路上踽踽独行时,你曾经有过怎样的心理活动?这首诗会引发你怎样的人生感叹?(4)你对“欺骗”一词是如何理解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