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秘书泄密警⽰案例(⼀)编者按:机关单位秘书,作为领导⼲部“⾝边⼈”,知密时间早、内容多、程度深,应具备较⾼的保密⾃觉和保密素养,但在实践中,⼀些秘书⼈员因保密意识淡漠,保密常识匮乏,引发的泄密事件不在少数,需引起警惕和注意。家中办公惹⼤祸2018年10⽉,某省保密⾏政管理部门⽹络监控平台发出阵阵报警声,技术⼈员发现有涉密计算机违规外联,⽴即切断该计算机的⽹络连接,展开排查⼯作。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经缜密排查,该计算机的使⽤者被锁定为某市政府办公室秘书⼀科科长廉某。省保密⾏政部门即刻派出检查组赴市政府办公室了解情况,廉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常配合检查,不但写明情况,还主动交出他在家办公的涉密电脑。经检查组核查,发现廉某电脑上存储着各类办公⽂稿数千份,经鉴定,有机密级⽂件1份,秘密级⽂件3份。廉某的电脑上怎么会存储这么多的⽂件资料呢?经了解,廉某不仅是秘书科的⼀把⼿,更是单位有名的“⼀⽀笔”,市政府许多重要⽂稿都出⾃他笔下。廉某⽩天在单位忙于处理⾏政事务,经常把单位配置的涉密笔记本电脑带回家,挑灯熬夜撰写⽂稿,⽇积⽉累,电脑⾥存储的稿件越来越多。10⽉15⽇晚,廉某为⽅便查阅资料,多次试图将涉密笔记本连接到互联⽹,被监测平台发现及时切断,才阻⽌了泄密事件的发⽣。这件事引起市政府办公室⾼度重视,给予廉某⾏政警告处分,对分管⼯作的副秘书长进⾏诫勉谈话,同时,要求在市政府办开展保密⾃查⾃评,全⾯查找保密管理的漏洞和隐患,及时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点评:从这起泄密隐患案件中不难发现,机关单位秘书⼯作包罗万象,由于特殊的⾝份、地位和⼯作条件,能够接触到⼤量的国家秘密,单位内部保密管理规章制度⼀旦松懈,个⼈保密意识不强,必将隐患重重。《保密法》第⼆⼗四条第⼀款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不得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互联⽹及其他公共信息⽹络。”部分秘书⼈员是各单位的业务⾻⼲,习惯⼴泛搜集各种资料,⽅便查阅,提⾼⼯作效率,却忽视了重要数据的安全,对保密⼯作不够重视,保密意识、保密常识缺失导致泄密案件时有发⽣。机关单位要健全规章制度,进⼀步加强对涉密计算机的管理,严格做到涉密计算机与互联⽹物理隔离。同时,要将保密宣传教育作为⼀项重要⼯作,重点抓好涉密⼈员的保密知识、技能培训,增强防范窃密泄密的能⼒,筑牢保密防线。⼴⼤秘书⼈员应⾃觉加强保密法律法规学习,严格遵守各项保密管理规定,做到“涉密信息不上⽹,上⽹信息不涉密”,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来源|宁夏保密监制|⽜⽟廷审核|李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