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一、课题: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二、教学目标:1、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它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3、了解汽油机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社会发展史上的意义。4、通过探究,知道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会查热值表,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5、认识燃烧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三、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到做功是改变内能的另一种方式。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知道热值的概念和单位,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和其中的能量转化。四、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实验讨论五、教具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电子式火花发生器、汽油机模型、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烧杯、燃烧皿、酒精、碎纸片、水六、教学设计教学程序设计学生活动一引入课题①观察课本P42图12-21、12-22②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③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上述现象探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活动1)课本P42图12-23现象:铁丝的弯折处发热说明:对铁丝做功使铁丝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学生观察、讨论学生观察实验、讨论二教学过程(活动2)空气压缩引火仪现象:棉花燃烧说明: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④上述实验中,物体增加的内能从何而来?一、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1.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①如果物体对外做功,会发生什么现象?②生活中物体对外做功的事例?(活动3)演示点火爆炸(课本P43图12-25)现象:盒盖被顶开,盒口出现“白气”③分析“白气”的形成说明:酒精燃烧后的燃气对外做功,燃起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上述过程2.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①这一实验原理在实际生活中哪些方面有应用?二、热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②热机是如何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观察课本P44图12-26,了解汽油机的构造。1.构造:进气门、汽缸、曲轴、连杆、活塞、排气门、火花塞观察课本P44图12-27,了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2.冲程:汽油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里做往复运动,活塞从气缸的一段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冲程。3.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1)吸气冲程(2)压缩冲程(3)做功冲程(4)排气冲程学生讨论对照实物模型,认识汽油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阅读、讨论①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②如果一根锯条的温度升高,能否知道是什么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③这说明了什么?④阅课本P44“生活物理社会”,了解热机的发展历程和火箭发动机。①一个三口之家,每月所需能量基本不变,如果使用不同的燃料,其月消耗量是否相同?②燃料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活动4)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见课本P47图12-32加热前的水温(℃)燃料燃尽后的水温(℃)水温的变化(℃)10g酒精10g碎纸片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是不相同的三、热值q: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1.单位:J/kg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③烟煤的热值2.9×107J/kg表示什么?④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三、思考与作业1、补充习题2、导学练四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