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内能基本思路:导学过程(自学提纲、知识结构、典型练习选择、方法总结等)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知道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重点:内能的概念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措施:通过实验并结合日常现象难点:内能的概念措施:对比机械能的概念得出教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学法指导: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知道内能的存在。2、通过实验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教具:压缩空气引火仪、带塞子的平底烧瓶、水、打气筒预习导学: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学习导入:1、阅读课文P7-8页,回答:分子在不停的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同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____,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的____________越大。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_____________.2、阅读课文P8-9页,回答: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星的形成()北方冬天利用暖气取暖()冬天两手互相搓一搓能使手热()冬天对手呵气让手暖和一些()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当堂达标:(全做)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内能与物体温度系:。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主要有:和。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或不等效)的。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感到冷时,搓搓手就会感到暖些,这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B.将物体举高或使它们速度增大,是利用做功来使物体内能增大C.阳光晒衣服,衣服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D.用打气筒打气,筒内气体变热,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4、关于热传递改变内能(1)热传递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过程。(2)热传递的发生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存在。(3)热传递过程传递的是:热量从物体传到物体。(4)热传递的过程是:高温物体(放热或吸热),内能;低温物体,内能。中考链接:(各组1、2、3、4号做)1、.下列的物理过程一定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是()A.有外力对物体做功B.有摩擦力对物体做功C.子弹打入木块的过程中D.用打气筒打气,以筒壁为研究对象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版书设计: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_____________.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越剧烈,__________越大。物体温度变化时,内能会改变。拓展延伸:5、从滑梯上匀速滑下,人臀部有灼热的感觉,这一过程中,人的()A.动能增大,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C.动能增大,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大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6、试指出下列现象中是利用哪种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钻木取火()太阳能热水器()7、关于热传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是从含热量较多的物体传给含热量较少的物体B.热量是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给温度较低的物体C.热量是从内能较多的物体传给内能较少的物体D.热量是从比热容大的物体传给比热容小的物体8、物体的内能是指()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C.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9、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A.甲的内能比乙大B.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剧烈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10、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炽热的铁水有内能B.抛在空中的篮球具有内能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C.物体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D.物体在压缩时,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