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通过对“全面二孩”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人口现有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使人口态势达到控制人口、保持合理的人口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预期目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全面二孩;计划生育1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分析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呈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养老问题异常严峻。以XX县区为例,计划生育国策实施以来,XX县区少出生人口20余万人。目前我区常住人口为27.7万人,人口出生率15.69‰,人口死亡率为8.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5‰。是典型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的人口发展类型。人口结构方面,60岁及以上人口6.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2.3%;0-17岁人口4.3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6%。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为超少子化。2计划生育政策下人口老龄化出现的问题1)是政策性人口缺陷逐步显现,XX县区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绝大多数家庭人口结构形成“4+2+1”金字塔形模式(一对年轻人夫妻,上有四位老人,下有一个孩),是典型的人口衰落型模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对渐渐老去的两对老人和不断成长的孩子,年轻夫妻不约而同都会感受到赡养老人和抚养小孩的双重压力,生育意愿低。2)是生育观念改变,育龄独生子女的价值取向和生育观念和他们的父辈已经完全不同了,随着个人教育水平的提高,不追求孩子的数量,而是更愿意高质量培养孩子。增加孩子就会付出双倍的关注度和成本。3)是“失独”家庭的困难和老有所养,失独家庭相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最大问题是失去子女所产生的精神痛苦,这无异于一场伴第1页共4页随其余生的精神打击。失独老人面临的困境不仅源于难以排解的丧孩之痛,更有来自养老及就医时遭遇的各种现实尴尬。比如因为缺乏担保人无法入住养老机构和手术时存在的无子女签字问题。4)是独生子女家庭老人的供养问题,父母居住在老家,子女居住在大城市,父母生病住院无人照顾,短期还能请假照顾,长期的就会遭遇被辞职。年迈的父母接到身边居住,住院报销比例要下降很多,养老金的异地支取受次数或额度限制。独生子女父母失能后,更会加大独生子女家庭负担。3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现状,以及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放开“全面两孩”政策后,XX县区20XX年出生新生儿比20XX年多出2376人,增长幅度非常大,出现了新的生育高峰。主要因素为全区1988年以前出生的独生子女约5500多户,已进入育龄期,多数已生育一孩并有二孩生育愿望。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后,从群体上看,“70后”多年来累积的二孩生育愿望得以实现,故受益最大、生育二孩比较迅速。“80后”和“90后”生育二孩的占比较大,但生育时间相对比较分散,并不集中。从目前的生育情况分析,全面二孩的实施的确给我区带来了一次明显的生育高峰。此次生育政策调整有效的缓解了独生子女家庭的成人风险、成才风险、婚姻风险和养老风险以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儿女养老风险、结构缺损风险和社会的发展风险。还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内需低迷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二孩婴儿潮的到来,拉动了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教育行业等的发展。还改变了人口的年龄结构,减缓了老龄化速度。根据购房的人口结构,20-44岁的人口是买房的主力,大部分人在25-30岁的时候就会面临首次买房置业需求。全面放开二孩,新增人口使房地产行业直接受益。当然,随着放开二孩的实施,新一轮人口红利的形成和潜在经济增速的提高,各类行业都将最终受益。对于XX县区具体来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XX县区劳动力需求增长与劳动力减少的压力有效缓解,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增强全区第2页共4页经济发展活力;有利于增强家庭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