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法指导(二)上接学法指导(一)5、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它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态长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一个地方的气候的形成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大气环流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海陆之间热量与水汽的交换,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气候不同。(1)对降雨的影响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不易降雨,故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少雨带,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形成副热带少雨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形成极地少雨带;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易降雨,故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多雨带,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形成赤道多雨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形成温带多雨带。六个风带中从较低纬吹向较高纬的风因大气在往高纬流动过程中不断遇冷,故常形成降水,如西风带就是较为湿润的风带;而从较高纬吹向较低纬的风因大气在往低纬流动过程中不断增温,故常不易形成降水,如,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是较为干燥的风带。雨带年降水量所在气压带或风带位置大气环流状况赤道多雨带2000mm赤道低气压带全年以上升气流为主副热带少雨带500mm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为主温带多雨带500-1000mm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带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极地少雨带300mm以下极地高压带下沉气流(2)几种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分不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之间用心爱心专心地中海气候冬季西风带控制;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冬寒夏热干旱少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南北回归线附近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有干季和湿季南北纬10°-20°之间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差异使气压带风带成块状分布,冬夏季节风向发生变化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中国秦岭-淮河以北、日本、韩国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差异使气压带风带成块状分布,冬夏季节风向发生变化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全年高温,有雨季和旱季南亚地区(3)区分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①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相同点:各月气温都高达20℃以上,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旱季和雨季)不同点:热带季风气候只存在北半球,雨季降水量比热带草原多;热带草原南北半球都有分布,雨季降水量比热带季风气候少。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相同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不同点:最冷月平均气温,亚热带季风气候在0℃以上,而温带季风气候在0℃以下;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4、5月——9、10月),而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集中在7、8月)。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同点:最冷月平均气温,温带大陆气候在0℃以下,而温带海洋气候在0℃以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分配比较均匀,而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夏季稍多。6、常见的天气系统(1)认识简易天气图在地图上,把同一时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相同的点用曲线连接起来就是等压线。人们把连成的图称作天气图。如图1中各点代表同一高度上不同地方的气压值,将气压值相等的各点连线后形成天气图(如图2)。天气图可以表示气压的分布状况,可以帮助人们分析天气形势。如A处为高气压中心,B处为低气压中心。于是A、B两处水平方向的气流状况如图3所示。从而人们可以根据这幅天气图判断A、B处的天气状况。用心爱心专心几个概念解读。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减小;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高压脊:高压区的闭合等压线向外突出的区域,图3中的L1;低压槽:低压区的闭合等压线向外突出的区域,如图3中的L2和L3。图1图2用心爱心专心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