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案VIP免费

高中地理《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案_第1页
1/3
高中地理《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案_第2页
2/3
高中地理《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案_第3页
3/3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②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地理关联图和案例,学会分析和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各种地理关联图和案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理环境的规律性。【教学重点、难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教法与学法】:读图探究法、文字归纳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环节】:【课堂探究活动1】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图见学案)(1)说出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2)举例说明森林的环境功能。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减弱噪音、滞烟除尘等(3)任举图1一数码说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而地面潮湿、空气中水汽含量最大,又会增加降水量。又如,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击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是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等。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再如,土壤与生物(植被)之间,一般肥沃的土壤植被丰富,贫瘠的土壤中植被稀少;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又可以给土壤中增加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课堂探究活动2】归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1)阅读课本P64,活动部分的内容,归纳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图见学案)由图2得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一: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由图3得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二:“牵一发而动全身”。由图4得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三: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他区域。(2)根据下列地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判断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图5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图6“牵一发而动全身”。【课堂探究活动3】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喀斯特作用的实质(见书本P70)(2)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岩石的可溶性: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水体成分(溶蚀力):水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正相关)水的流动性:(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性取决于大气降水、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3)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地面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和落水洞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各种由碳酸钙淀积形成的堆积体(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等)(4)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①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②桂林天然的地形组合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区域内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形成和富集。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使石灰岩受到大面积的溶蚀,从而提高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③桂林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的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创造了条件。【课堂训练参考答案】1.A2.B3.B4.D5.B6.B7.B8.D9.A10.D.11.(1)B.D.A.F.C.E.(2)整体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