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知识结构(利用共产党和国民党两条线索整理教材知识,对比比较明显)(一)抗日战争中共——人民战争路线——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解放战争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中共——争取和平民主,准备应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二、课堂讨论与思考1、在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中,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各是什么?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见知识结构)用心爱心专心抗战初期: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相持阶段:发动百团大战;巩固根据地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准备抗战初期:散布“亡国论”和“速胜论”相持阶段:进行投降分裂活动,对根据地进行封锁政治上:美蒋勾结抢夺胜利果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政协会议;撕毁协议发动内战;假和谈军事上:重点进攻;全面进攻政治上:赴重庆谈判;参加政协会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革命胜利后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1949年北平和谈经济上:土地改革军事上: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6月战略反攻;1948年三大决战;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4月23日占领南京经济: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抗日战争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发展壮大决定胜负赢得民心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2、中国共产党能够在抗日战争的恶劣环境中为什么会发展壮大的?解题关键: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政策和措施。思路引领:始终坚持民族统一战线;制定正确的抗战方针;始终坚持敌后抗战;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答案提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族统一战线;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论持久战》为中国人民指出抗战的正确道路;开辟了抗日根据地;英勇抗击日军,取得了平型关和百团大战等战役的胜利;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召开了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3、抗日战争结束后,针对蒋介石政府假和平,真内战的态度,中共采取了什么措施?为什么中共要争取和平民主?(见知识结构)4、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怎样最终取得胜利的?答题思路:可以从五个方面加以概括: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坚持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其中“理论指导”是灵魂,革命“道路”是方向,“群众支持”是基础,“革命军队”是中坚,“统一战线”是保障。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解题关键:应从多个方面来阐述。答题时注意抓关键词。思路引领:国内意义、国际意义、思想意义。答案提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6、从抗日战争爆发到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趋势如何?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的两党关系:分裂到合作;再由合作到对抗。两党的分歧和斗争始终存在。因素:(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利益,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使两党之间分歧斗争始终存在,并导致合作破裂的根本原因。(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能实现合作;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会产生分裂和斗争。(3)国际政治势力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7、为什么说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选择?答题思路:农民阶级不能领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