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判定(二)教案点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代表广东省佛山市陈村镇中学介绍一下这节课备课的一些情况。大家都很关心学生的教育质量,但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是一切的根本。怎么才能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质量呢?我们认为下面的两点是我校的教学理念。一、课堂是由学生组成的,每个学生在原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展是提高课堂学习质量的保证,区别对待是关键。二、按科学办事,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原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展。后进生的入门、优生的吃不饱、学生的遗忘率高、数学科新知识的现实生活引入与知识联系引入的矛盾等问题是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它们要用科学的办法去解决。甚至于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如数学语言的表述、数学练习的限时、局部训练的提出,都有它的科学依据。所以我们认为高效课堂就是指“在班级教学前提下的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基础上都能有所学、有所得,科学地学,求最大限度的发展。使教师心中有层次,知道服务全体学生是从区别对待开始,不浪费每节课的一分一秒,为每个学生的需要与可能,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使课堂教学得到最大的效益”。“角边角”一课的教材处理和教学法的运用就是上述理念为依据的。本节课有四大特点:一、旧知识循环出现。在教材系统性不强,四大块知识内容交替出现,学生遗忘率高的情况下,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课堂教学除了强调新归知识结合,以旧引新外,还让学生每节课开始时,限时三分钟尽可能完成15道内容可与本节课无关,由浅渐深的旧知识重现的填空或选择题,以弥补学生遗忘率高的不足。在三分钟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量的题目,以示区别。二、探索新知多渠道。在探索新知识方面,我们改变了目前过份强调由生活实际引入探索的现状,提倡生活实际引入探索、知识联系引入探索、多媒体虚拟引入探索並重,不同的环境、状况采用适当的探索渠道,或多渠道並举,或提供不同难度、数量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探索收获。本节课用三种不同的渠道并举引入新课,让不同习惯、爱好、水平的学生自己领悟一种或多种情景探索获取规律,达到殊途同归。这种新课的引入,对差生来说有更多可接受引入情景,帮助探索;对优生来说有更多种引入情景供选择或全选,便于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三、技能训练多层次。遵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将课内练习分A、B、C三组题,每组题都有一些相同的题目,也有一些不同的题目。A组——基础练习;为知识的直接运用的铺垫题、基础题、综合题的分解或分步设问题;B组——基础、综合练习;基础题与综合题相结合,以综合题为主;C组——基础、综合、发展练习;除了能综合运用知识外,还强调解题的灵活性和数学思维的敏捷性。课堂上教师根据了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参与某组题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应自己的练习,让每个学生按自己的水平各做各的题目,自定不同的训练速度,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学生各有所得,并各求最大发展。四、强调日常形成性评价材料的积累。通过学生课堂的练习来决定学生达到的学习水平,并记录在案,并收集学生本人认为最佳的习作(包括新课探索过程、课堂作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调查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在合作交流中的独特见解、解题的反思或联想、小论文等),为阶段性的终结性评价(学习水平、进步状态)提供自评依据。老师让学生保留每节课的练习,为科学地、客观地、准确地完成教学评价作好充分的淮备。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