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县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县委“231”工作思路和政府经济目标任务,立足全县交通运输实际,不断深化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在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优化交通运输服务环境、全力服务外资企业发展等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成效和主要做法(一)提速交通项目建设,畅通经济发展通道。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快全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挥交通部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作用。一是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以交通部门为主要班底的县指挥部,通过卓有实效的征地拆迁、矛盾化解、纠纷调处、建设协调工作,历时3年建设、备受全县人民群众关注的麻安、保宜两条高速公路于2月6日正式通车,通车总里程66.55公里。两条高速建成通车,在宣告南漳结束不通高速公路历史的同时,也标志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正式并入“高速快车道”。二是干线公路提档升级。上半年,我们顽强克服建设资金短缺、征迁任务繁重等多重困难,先后启动了国道宜城至南漳、省道薛坪至三景、省道李庙至董家湾、省道薛坪至双坪等5条一、二级公路建设,完成了金漳大道与麻竹高速连接线、清龙路园区段改造工程,交通建设投资规模达---亿元,有力推动了“路域经济”发展,实现了公路“提速”、经济“加速”。三是农村公路精准扶贫。为改善贫困山区交通环境,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落实,我们在去年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通客车”的基础上,今年将农村公路建设重点向22个省级贫困村倾斜。上半年,共启动农村危桥改造加固工程7座;完成村级公路建设里程57公里,占全年计划94公里的60.6%。(二)提升交通服务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和“廉政阳光交通”建设三项活动,全力打造优质、高效、务实、廉洁的交通行业形象。一是深入改进作风。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素质教育和作风纪律建设。同时,第1页共3页结合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对系统各单位工作纪律执行、依法行政落实、优质服务开展、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严格执纪问责,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服务县域经济大发展。二是切实依法行政。对现有的17项交通运输行政审批、政务服务项目进行清理,通过完善审批制度、公开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减化办事流程、严格监督检查,切实杜绝“灰色地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认真抓好主体资格审查、执法责任落实、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培训、执法案卷评查、执法监督检查六大关键环节,着力打造作风一流、效能一流、服务一流的高素质行政执法队伍。三是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在全县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窗口推行窗口受理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六制”服务,制订工作人员“十不准”等服务规范,确保实现服务群众、服务企业零距离、零差错、零回头、零投诉、零违纪的“五个零服务”目标。(三)谋划交通发展路径,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着眼“十三五”交通运输事业大发展、大建设,超前谋划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发展路径,不断劣实发展保障,力争以交通运输全面提档升级带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一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立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认真谋划、反复论证,于上半年编制完成了《“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全县综合交通投资规模预计将突破--亿元(不含铁路),重点打造“四横三纵两通道”的骨架交通网络,强力支持和支撑南漳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二是积极对上立项争资。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责任、项目是第一抓手”的工作理念,把争资争项作为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创新“对上找政策、对下找项目、跟踪抓报批”的争资路径。上半年,我们共争取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等交通项目--个,争资总额--亿元,提前半年并超额完成了全年--亿元争资争项目标任务。三是建设“廉政阳光工程”。系统各单位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坚持把廉政建设作为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主要保障。上半年,我们在所启动的5个一、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全面推行了建设项目“双派驻”、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