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交友的心理之我谈四川省内江市第四中学邓世松邮编:641000[摘要]一位研究科学教育的专家这样概括,青春期中学生面临着三个重大的课题:交友、求知、选择人生。交友放在首位,这是因为友谊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有着特殊的意义。根据不同交友的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对策。[关键词]:青少年、交友关于交友问题是青少年及家长关注的敏感话题。问卷表明有96%的青少年都有自己的朋友,无朋友者仅占4%左右,有几位较好的异性朋友占76%,无异性朋友的占20%,只有一位异性朋友的占4%。[1]根据交友的不同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对策。一、班级同学在学校中,老师常常用“好学生”举例子来教育其它学生,可是这些“好学生”在广大同学中常常没有“市场”,起码在这个班里不会有什么“铁哥们儿”,这些同学也被“三好”的框框定格了,他们也很别扭。这种身份倒成了他们与其它人交往的障碍。内江市教育局的“独立子女社会适应性”调查显示:尽管有60%的孩子喜欢交朋友,但下面这组数字并不能使我们愉快。53%的孩子遇到心情不好时,还是喜欢独处;23%的孩子没有可说心理话的同龄人;42%的孩子在需要帮助时找不到人帮助;39%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2]一些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言行并没有很好的思考,我们不时地会听到一些成人对孩子们谆谆教导:千万别跟坏孩子玩儿,跟好学生玩儿,跟好学生交朋友。可是我们的好学生偏偏时间少得可怜,今天的孩子已经不像以往的孩子,一跨出家门就能立刻找到玩耍的伙伴。如今孩子们常用的办法是用电话联络,而且这样的联络常常以失败告终。所以作为家长、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引导孩子的交友,接触广泛的人群,无论好学生、后进生要一视同仁。二、室友与室友难以相处一般有两种情况:回寝室没有“归宿感”,甚至成了不敢回、不愿回、不想回的令人痛苦的地方;二是与寝室中的某个人合不来,产生“疑邻人偷斧”的心理,越不喜欢谁,看他每个动作,听他每句话心理都觉得不舒服。久居同一屋檐下,有这种感觉也是很难受的。如果与室友相处不好,会影响心情,甚至影响学习,那么该怎么改善这种关系呢?以下几种方法处理交友问题值得鉴戒。1要反省自己。如果你在寝室里比较孤立的话,那么就必须得检讨自己了,不要一味地抱怨别人。为什么其它人都那么“齐心协力”的孤立你一个人呢?也许是你的行为太“自我中心”了——凡事很少为别人着想,自己想怎样就怎样,该休息的时候发出些声音影响别人,或对寝室公共事情不怎么关心,打扫卫生不积极,只顾及自己的那块小空间,甚至有东西从不与人分享而分享别人的东西却毫不客气等等。这些看似不大的事情长久了会伤害室友和你的感情,大家就会对你淡淡的。要想与室友友好相处,只有改变自己,从小事做起,有好吃的主动与别人分享,手脚勤快一点,提水扫地要表现积极。当然,做这些事情要表现出诚心,而且需要坚持下去,凡事多为别人着想一点,自然会改善你与室友的关系,并结交很多的朋友。2要学会大度、宽容。对于室友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妨开城公布地跟他谈谈,因为有的时候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妨碍了别人,有人给他提出来后可能就会注意了。住上铺的同学可能会不小心弄脏了下铺的床单,或者把本来平平整整的床单弄得皱皱巴巴,下铺不去计较好了。大家同室而居,勺子总有碰锅沿的时候,如果经常为这等小事不满、烦心的话,真的是彼此很难相处了。3要正确看待每个人的长处和不足。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如果你发现室友出门后彬彬有礼而在寝室里表现有点粗鲁,可能正说明他真的把寝室当作随便表现自己、无须设防的家了。不能因为谁有某种不足就讨厌他,如果这个缺点不是品质上的,不是道德问题的话。大家能够走到一起,本身就是一种缘。三、异性朋友随着性发育,同学们开始产生性的意识,对性的知识发生兴趣,不管是男生或女生,都已意识到两性的关系。表现为:愿意与异性同学交往,更愿意小范围的、三五成群的男女聚在一起;开始“爱美”,比较注意自己的外表仪容;同学之间还常有关于谁与谁好的传闻等等。有个别同学在青春萌动方面反应比较强烈,还因此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以至影响了学习成绩。那么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应如何处理好异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