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区关于开展“教育创新在路上”征文活动的通知各中心学校、教育集团、区直各中小学、幼儿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全民的热议话题,“创新驱动”已演化为新时代的主旋律。作为樊城教育人,在教育“一主两翼”旗帜的引领下,在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好形式下,为了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创新热情,形成“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根据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征文”的通知精神,特举办樊城区2015年“教育创新在路上”征文赛事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主题:教育创新在路上。二、征文时间:2015年5月10日—6月10日。三、参与对象:全区中小学(职业高中、幼儿园)在职教师。鼓励隆中名师、课改名师、课改先锋、课改之星以及近三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四、作品要求“教育创新在路上”,这个话题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为了便于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有效写作,使征文收到预期的效果,要求应征者务必明确“教育创新在路上”这一命题的基本内涵,把握好作品构思的大致方向。“教育创新在路上”这个命题中,“创新”是一种广义上的创新,即只要是自己尚未认识和经历的即可,不强求首创。作为基础教育的创新,大多体现于教育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技术、模式等方面的变革以及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上的图新。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当下基础教育的现状,“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应该成为此次征文思考的热点问题。我国当代知名教育专家、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兼上海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冯恩洪先生,曾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文中指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为了人的一切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教育创新的具体体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在于研究学生。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方面,正视学生的差异性,珍视学生的感受,注重学生的需求,发展学生的特长,释放学生的潜能,做教育创新的倡导者、开拓者和实践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教育发展中的难题。“教育创新在路上”这个命题中,“在路上”,是一种“正在进行”态。“在路上”昭示着任重道远,坎坷多多,时不我待。我们期待着应征者在当前全民创新的浪潮中,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攻坚阶段,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作深入的实质性的研究,展现今天的成果。“教育创新”在“进行”中也应该有所“回望”。“回望”是一种牵挂,是一种反思,也是一种凝练,更是一种热身;“回望”,意味着体验成功的愉悦,道出不足的遗憾,激发图新的活力,再筑未来的梦想。辛酸苦辣,娓娓而谈,改革之举,跃然纸上。我们切盼大家的心灵对话,讲述昨天的故事。“教育创新”在“进行”中还应该有所“展望”。登高眺远,憧憬未来,定会踌躇满志,壮怀激烈。我们也希冀大家就教育创新这个话题,直面问题,指点迷津,进言献策,构思明天的精彩!五、形式要求此次参赛作品的体裁、形式相对灵活。仍以教育叙事短文、教育论文为主,其他形式如人物专访、通讯、诗歌、散记、教学设计、课堂录像等皆可参赛。1.征文作品。每篇征文字数在2500——3000字以内,一人一稿。征文主标题用二号宋体加粗,主标题下面写明作者单位(全称)、姓名、手机和QQ号码,用小三号楷体;正文用三号仿宋;页边距:左右各2.8cm、上3.5cm、下2.5cm,行距为固定值24磅。征文用A4文稿纸打印装订一份。2.视频作品。片长在10——12分钟以内。要求画面清晰,声像皆优,主题鲜明,解说生动,有片头、片尾,并附解说词文本。视频作品可以为一人制作或多人合作。如属多人合作作品,其每件作品人数不得超过三人。视频作品刻录成DVD光盘,并另附参赛者单位、姓名、手机号码及内容简介。六、工作要求1.各校要加强对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安排专人负责“教育创新在路上”的征文活动,成立征文活动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征文活动。2.各校首先自评,将优秀作品择优选送区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心。3.征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稿提交截止日期为2015年6月10日。请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