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综合性活动教学设计抚州市实验学校钟莉15870754376活动对象:八年级(5)班活动背景:本课是在经过学习了一个单元的关于战争题材的作品之后所延伸出来的活动课,旨在让学生收集一定的关于战争的资料后分析、整理,从现实角度、文学作品中加深对战争的了解,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锻炼学生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而这节课的教学案例学生经过了资料收集等准备阶段后的一个成果的展示课。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课不仅课外要利用大量时间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在课堂展示中更不能读读成果,草草了事,而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培养学生世界观的效果,也能够让学生真正深入去思考。活动目标:1.交流有关战争的知识,讲述战争的故事,在交流与讲述中形成对战争的正确认识: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了解正义战争的巨大威力。2..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全在与历史的对比中让他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珍爱生命。3.引导学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4.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组织本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活动的能力。活动设想及准备:1.发布活动信息:本次活动的中心主题是“战争”,学生收集凡有关战争的影片、故事、诗词、成语、歌曲、文学作品都可以参加活动。2.本活动分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为小组活动(课前),第二阶段为课堂展示,第三阶段为写作训练。3、第一阶段小组活动,可以分“故事”“影视”“歌曲”“战争知识”“战争评价”五个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一项作为展示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自觉组成一个小组并选出组长。4.召开小组组长会议,明确组长的权利和义务,拿出评价方案,订出评委要求并分头聘请评委。15、制定此次小组活动的方案,填好活动表格,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填写。表格内容包括(活动项目、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参加人员)。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围绕小组专题分头查找资料,然后小组内交流。活动过程:1、导入: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却时常有战争伴随着我们。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战争总共不下400次!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播放动画短片《和平之声》,这一动画截取了一些战争带来的萧条的场面,儿童期盼的眼神、悲惨的境遇等,极具感染力,能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景之中。)2、第一篇章(学生成果展示):古今战事知多少(1)搜集这一内容的“历史学家”小组把自己整理好的资料来向同学们展示,借助多媒体,边展示边向学生解说。(设计这样的环节,可以把学生的努力展示给其他同学,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听的学生也增加了知识,实现知识共享,共同进步。)(2)感想:由小记者负责采访这一组的部分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对战争有没有思考?谈出自己的一点体会)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很好地抓住同学们最真实的想法,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也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责任感。让小记者参与,使课堂气氛更为轻松、活跃,让学生敢于表达,也让小记者的提问水平提高,培养了表达能力。)3、第二篇章(学生成果展示):战争,为什么永不停止?(1)由“军事学家”小组的同学通过演讲的形式,使学生对战争性质作较为深入的分析,进一步审视战争。(这一环节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但又是一项最基本的训练,让学生演讲,不仅要把本小组的成果展示出来,还需要学生的语言有一定的感染力,这一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自我展示的个性和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2)介绍抗日战争的有关背景,全班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战争?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谁该对这场战争负责?(这是课堂中的一个讨论探究问题,学生可以在进行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各抒己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培2养了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互相的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