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VIP免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_第1页
1/27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_第2页
2/27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_第3页
3/27
第14课、江南的开发襄阳市第七中学杨文彬1.“三国”中,哪一国实力最强?哪一国实力最弱?2.魏国的大权逐渐被谁所控制?266年,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西晋,定都洛阳。263年,魏国灭蜀。266年,司马炎改魏为晋,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吴。鲜卑匈奴羌(qiāng)氐(dī)羯(jié)鲜卑晋西北朝政权更迭表:东魏北齐(550—577年)北魏(439—534年)西魏北周(534—550年)(535—557年)(557—581年)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第二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在建康。420年,东晋被其大将刘裕建立的宋取代。此后160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历史上总称南朝。南朝政权的更替南朝(建康)420-589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西晋西晋十六国十六国东晋东晋南朝南朝宋齐梁陈宋齐梁陈北朝北朝420420年年刘裕刘裕一、南北朝对峙二、北方人口南迁公元3世纪南北方的城市人口变动汉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地位重要。1.原因: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三、江南地区的开发2.表现:(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粪肥)(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4)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农业方面:南方牛耕龙骨翻车水磨模型水碓施肥图2.表现:(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2)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灌钢法)(3)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烧制)手工业方面:东晋织成履吴·青瓷楼阁飞鸟坛罐蜀锦南朝·青釉灯3.区域:长江中下游一带(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一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商业城市(建康等)江南的变化《史记》封面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沈约《宋书》《宋书》书影4.影响:1.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2.促进民族融合。课堂练习3.关于开发江南地区的主要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稻田开始使用绿肥B.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C.生铁冶炼技术的掌握,比欧洲早1900年D.交通网形成,商业活跃,不少城市繁荣起来4.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好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CC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