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的储存养护与出库学习目的与要求1、明确进行在库药品储存与养护的目的、要求。2、熟悉GSP对药品经营企业仓库设施的要求。3、熟悉药品入库储存程序及工作要求。4、熟悉药品在库养护程序及工作要求。5、熟悉药品出库程序及工作要求。一、GSP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要求:1、GSP对药品经营企业仓库设施的规定: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应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仓库面积,大型企业不应低于1500m2,中型企业不应低于1000m2,小型企业不应低于500m2。仓库应有以下设施和设备:(1)保持药品与地面之间有一定距离的设备。(2)避光、通风和排水的设备。(3)检测和调节温、湿度的设备。(4)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设备。(5)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备。(6)适宜拆零及拼箱发货的工作场所和包装物料等的储存场所和设备。储存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的专用仓库应具有相应的安全保卫措施。经营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应设置中药标本室(柜)。2、GSP对药品经营企业仓库设置的规定:(1)划分待验库(区)-黄色标、合格品库(区)-绿色标、不合格品库(区)-红色标、退货库(区)-黄色标;中药饮片零货称取专库(区)-绿色标。(以上各库(区)均应设有明显标志。)(2)设有适宜药品分类保管和储存的库房,其中常温库温度为10—30℃;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冷库温度为2-10℃;(库房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3)应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符合卫生要求的验收养护室。3、GSP对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配货场所的规定: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应设置单独的、便于配货活动展开的配货场所。配货场所应有符合要求的垫板,货物应与地面保持10cm的距离,并配置药品拆零拼箱的操作台。4、GSP对经营药品企业的设施和设备的规定:药品经营企业所用设施和设备必须完好无损,运转正常,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并建立档案。应建立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将设施和设备纳入规范化管理。二、药品的入库储存工作程序货单核对,收货入库(保管员凭“药品质量验收单”与实物核对,)货单不符的拒收填写“药品拒收单”见“表3-24”并通知验收员;货单相符的合格品→入库分类储存→合理堆垛→设置标牌并挂相应标牌标示→设置货位卡、记账(与实物相符)→进行日常保管工作。(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测试库房温、湿度)温、湿度超过规定范围,即与养护员联系,及时调整并做好记录见“表3-27,28”。对通知停发的不合格药品,应及时移入不合格品库(区)保管,并填写“不合格药品记录”。)三、药品保管养护的主要内容与要求(1)建立和健全药品保管养护小组,负责在库药品的保管养护工作。(2)药品堆放整齐、“五距”合理,仓位应配备底垫,防止药品受潮变质。(3)配备专职的养护人员,坚持每季按“三三制”进行药品循检(即每月检查1/3),并做好养护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4)做好库房的安全及分类储存工作,(即药品与非药品分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容易相互影响串味的药品分开存放;易混淆的品种分区存放;特殊管理药品专柜存放)(5)药品存放实行色标管理。(回忆)(6)做好温、湿度管理工作,每日上、下午各记录一次库内温、湿度,根据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回忆:)。(7)重点做好夏防、冬防养护工作。(8)落实专人做好重点药品养护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品种确定(调整),并建立档案。。(9)对报废、待处理及有问题的药品,必须与正常药品分开,专区存放,及时处理;并建立不合格药品台帐。(10)如因养护及工作失职,造成药品损失的,应在季度质量考核中处罚。四、药品的分类分区、货位编号及堆垛:1、药品的分类:按药品的性质和贮存条件划分成若干类,分类集中存放。医药商业仓储保管工作中,习惯上将不同种类的各种种制剂大体分为针(含注射用粉针,水针、大输液、混悬针)、片(含片剂、丸剂、胶囊剂)、水(含酊水类、油膏类)、粉(含原料药、粉散剂)四大类,其优点是易从外观上区别,在包装、贮存、保管、运输等方面均具有共同特点。2、药品的分区:按药品类别、贮存数量结合仓库的自然特点和设备条件,将仓库面积划分为若干货区存放某些药品。3、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