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微生物与药学的关系密切:1、许多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2、选用微生物来制造医药卫生方面广泛应用的药物,如维生素,辅酶;3、药品卫生质量的控制需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4、药品和生物制剂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时,采用工程菌进行,如: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因子等。随着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在药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在医药生产中已广泛利用微生物发酵来制备各种药物,形成一门独立的微生物药物学科。发酵(fermentation):原来是指在厌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碳水化合物释放能量以及得到产物的过程,但目前工业上把发酵扩展为利用培养微生物来制得产物的任何过程,其中也包括利用微生物的某些酶来转化某些物质使之成为所需物质的过程.。发酵(fermentation):原来是指在厌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碳水化合物释放能量以及得到产物的过程,目前工业上把发酵扩展为利用培养微生物来制得产物的任何过程,其中也包括利用微生物的某些酶来转化某些物质使之成为所需物质的过程.。发酵的分类:根据发酵时所需条件1、是否需要氧气厌氧发酵与需氧发酵2、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固体发酵与液体发酵3、工艺浅层发酵与深层发酵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发酵工业的范畴突破了利用天然微生物的传统发酵,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发酵,可生产天然微生物所不能产生或产生很少的特殊产物。本篇主要内容:1、介绍微生物发酵制品包括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酶和酶抑制剂。2、微生物与药物变质的关系以及保证药物制剂质量所必需的各种微生物学检验法。如: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学检定;药物抗菌活性的测定;第十七章抗生素共生现象:互相依存,作为整体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拮抗:生活在一起,一种生物产生物质抑制或杀灭另一种生物。抗生素就是拮抗现象的体现。Fleming于1929年首先发现从青霉菌中产生的青霉素(penicillin),Waksman于1944年发现从链霉菌中产生的链霉素(streotomycin)。抗生素的现状目前从自然界发现和分离的抗生素已达10,000多种,实际应用于生产和医疗上的抗生素约有一百多种,连同各种半合成衍生物及其盐类共约三百种。国外现有的主要抗生素在我国已有生产,其中的庆大霉素用我国自行分离的菌种生产。国外没有的抗生素如创新霉素国外虽有,但我国发现新的成分或新的用途如平阳霉素(或博来霉素)第一节抗生素的概念和分类一、抗生素的概念抗生素是指青霉素、链霉素等一类化合物的总称,是人类控制、治疗感染性疾病,保障身体健康及用来防治动植物灾害的重要化合物。原始含义:是指那些由微生物产生的、能抑制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习惯上:将那些由微生物产生的,极微量即具有选择性地抑制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称为抗生素。确切的含义:抗生素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命活动中产生的(或由其他方法获得的),能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机能的有机物。几个注意点:确切含义是只有来自微生物的天然产物才能称为抗生素,而现在把经化学改造的天然来源的抗生素或微生物代谢的其他产物均称为半合成抗生素。抗生素:是一个低分子量(指一个分子有一定的化学结构,其相对质量最大可达数千)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在低浓度(﹤1mg/ml)时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医疗用抗生素需要以下要求:1、差异毒力大是指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等靶体的抑制或杀灭作用,与其对机体损害程度的差异比较。抗生素的差异毒力愈大,则愈有利于临床应用。如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人及哺乳类动物细胞不具备细胞壁,因而青霉素的差异毒力大。一般的化学消毒剂对微生物和机体的毒力无明显差异。2、生物活性强大、有不同的抗菌谱是指在极微量的抗生素就对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抗菌作用的强弱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来表示,即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最低浓度(以μg/ml为单位),数值越小,则作用越强。抗菌谱:是指抗生素所能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范围和所需剂量。范围广者称为广谱抗生素,范围窄称为窄谱抗生素。良好的抗生素还应具有不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毒副作用小,不易引起超敏反应,吸收快,血药浓度高,不易被血清蛋白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