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发表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年08期实验与缘何“纸上谈兵”——令人堪忧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甘肃兰州市第八十二中学高继生摘要:目前,我国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纸上谈兵”式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就是一种最普遍的现象。教师的“讲实验”和学生的“背实验”现象,一直困惑着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它无疑阻碍了生物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和发展,歪曲了实验教学的目的和根本。本文列举了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纸上谈兵”的现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探究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以充分地体现和落实生物新课程标准,并且由此引起教育主管部门与中学生物教师的重视和思考。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物教学实验教学现状纸上谈兵随着我国第三次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教学,变得更加开放、灵活,极大的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惯性思维的影响,教材教程编排分配的缺陷,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地区环境条件的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仍然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继续采用“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手段,“讲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学生物教师的主观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使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走入了一种奇怪的误区。因此,我们有必要明确中学生物实验的目的意义;了解基层学校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剖析造成该现状的原因;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才能充分落实新课标理念,才能使我们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健康的发展。1、明确中学生物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什么是生物学实验?“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则是人们认识生命现象及其运动规律最有效的手段;是人们对生命现1象及其运动规律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最便捷的桥梁”。让我们再来解读一下新课标关于生物实验的解读。“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且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灵魂,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源泉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实验和探究,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形成生物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生物教学的过程和目标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已经从原来的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逐步过渡到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及对实验过程进行探究,得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科学的实验结论。充分体现了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大程度的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明确了生物新课标对生物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生物知识和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学生勇于创新精神的源动力。所以,只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深层含义,正确的理解中学生物实验的目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学生物实验教学。2、了解目前中学生物实验“纸上谈兵”的现状从目前我国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设计情况来看,中学生物实验大致可分为: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演示实验、观察实验,调查研究性实验,以及讨论设计等多种类型。可以说实验类型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多样化的实验类型也符合了中学生求异求新的心理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热爱生物学,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培养了他们热爱生命、注重环保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