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4三年高考政治真题(十二)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合阳中学政治教研组屈现荣1.(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5)2011年11月,美国发起了针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2012年1月,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风力发电设备——应用级风塔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美国频频发起针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主要是因为A.美国欲以贸易保护措施扶持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B.新能源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需要其提供就业岗位C.美国需要通过减少中国新能源产品进口擦能缩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D.美国的新能源产业能过剩,不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相关产品【答案】A【解析】美国对中国的新能源产品进行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本质上是在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因为进行贸易保护主义最主要的是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主要是反倾销、保障性措施,技术壁垒等。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新能源产业不一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C说法绝对化,并不是只有减少中国新能源进口才能缩写贸易逆差;D说法错误,如果不需要中国的产品,就不会进口。综上,本题答案选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2.(2012高考浙江卷26)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尤其是一批龙头企业从2011年开始集体发力参与国际并购,有的还把工厂开设到欧美国家。浙江民营企业上述措施的意义在于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化经济水平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③加快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形成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A.B.C.D.①②①④②③③④3.(2012高考四川卷26)2011年,中国非金融领域对外投资总额从2006年的176.3亿美元上升到600.7美元,今年一季度达到16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4.5%;非金融领域外商直接投资总额1160.1亿美元,今年3月外商直接投资比去年同期减少6.4%,已连续5个月减少。对此,正确的理解是①我国的对外贸易正在趋于平衡②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不断创新③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④我国的资本国际化不断加快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③④4.(2013·广东卷·24题)2012年10月,某跨国公司关闭其苏州工厂,将生产线向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导致该厂与我国300多家代加工企业的合同被解除。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跨国公司投资的方向C.企业就从代加工向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转变D.对外开放战略应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答案】C【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点有两个“劳动力成本更低”、“加工企业”,说明单纯靠加工这种初级阶段的粗放式发展,企业难以为继,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所以选C。A中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说构成极大威胁,不合实际,材料也没有体现。B材料没有体现是发达国家,观点也没有体现。D对外开放要坚持二者相结合,同样材料也没体现。5.(2013·天津卷·3题)下图是2004-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指标,图中数据显示A.产品进口优化了国内的产业结构B.产品出口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C.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增强D.我国“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答案】C【解析】本题专查学生读图分析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理解图表的意思。图表表明2004——2012年间,我国的进出口数额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增强,C项正确;A、B、D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不选。故答案选C。6.(2013·新课标Ⅰ卷·14题)(2012年3月,中国某集团公司收购了4个在美国的风电场。美国政府于9曰28日以安全为由签发行政命令禁止该项目的收购。在多次申诉无效之后,该公司根据美国法律向美国联邦提起诉讼,这一案例表明A.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B.向投资国司法部门提起诉讼时投资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最有效手段C.对外直接投资取代商品出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D.跨国并购是企业强强联合的主要表现形式【答案】A【解析】本题比较简单。A项正确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