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生活即教育》课题———《家庭生活中的德育工作》子课题实施方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即使学校再努力,也是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实效。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在父母身上,要治孩子的“病”,父母得先“吃药”。因此,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更是每个家庭必须正视的问题。它需要每一个家庭来回答,需要每一个人来回答。教育在学校,素质在家长。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的高素质。于是本子课题就家庭生活中的德育工作展开研究,从而提高生活即教育在社会中的共识。本子课题主要是通过以下方面开展研究:一、前期抽样调研家庭,收集问题,摸底排查出家长集中问题;二、结合一期的工作,认真拟题,出台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三、认真分析调查问卷结果,提炼出主要问题;四、针对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家长学校培训内容,或个别家访;五、评价总结阶段,找典型,促研究,提炼出本子课题的经验和收获。2015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