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案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引言: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笔下勇敢机智、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怀念鲁迅先生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相信我们会对鲁迅先生有更多地了解。(板书课题)2、出示课题齐读,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老师觉得课题用“我的伯父”就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加上“鲁迅先生”呢?(“先生”是对有学问的人,有道德的人的一种尊称。)3、不但是他的侄女称他先生,全中国所有正直的人都称他先生,毛主席也这么称呼他。让我们怀着崇敬与爱戴的情感再次朗读课题。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也是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二、检查预习1、2人小组互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互教生字,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有问题标注在书上2.出示: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读一读,并说一说意思。3.指导“嗽”、“逝”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以分成几段?你能给各段加个小标题吗?(完成教学案设问导读部分第一题)小组讨论研究2、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深痛悼念、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三、细读品析,感受鲁迅先生受人爱戴的原因过渡:1936年10月20日,那是一个让小周晔永生难忘的日子,因为在那一天,她参加了她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追悼会。下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上海万国殡仪馆,去感受那令人悲痛的场景。1.默读第一部分内容,说说你从这部分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崇敬和爱戴)2、交流: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里?(1)、来吊唁的人多——相机理解吊唁的意思(2)送花圈、挽联多。相机理解挽联的意思。(3)来吊唁的人悲痛——失声痛哭3、指导朗读。你能读出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吗?(试读、指读、齐读)4、过渡:当年幼小的“我”知道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吗?(不知道、不完全明白)。惊异5.面对这么多人,小周晔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她想不明白,只是……生齐读: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指导朗读(沉重悲痛的心情)四、小结1、那么,你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收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画出表明中心的句子、齐读(师板书)2、完成教学案第二题(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关系是___________,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课文中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高尚品质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深切悼念谈《水浒传》为自己想得少笑谈“碰壁”为别人想得多救助车夫关心女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