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文章通过精彩的童话故事,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展示了小云雀和妈妈在飞行途中对沙漠、江河恶劣环境的抱怨,对比了绿化的重要,并且提出了要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明确目标。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2.知道森林的重要作用,懂得不爱护森林将会有严重的后果。3.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认真朗读,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森林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设计理念: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改》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为主导,加以点拨和引导,提高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加以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读、思、议、练相结合,生生互动,构建充满活力、充满平等的新型语文课堂。设计思路:第一课时:认识云雀,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条理。解题,明确文中云雀的心愿就是“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第二课时:围绕着小云雀为什么会认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这一问题全面展开,通过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学习,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情感,感受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环保意识。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0课,(板书课题,齐读:云雀的心愿)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吗?指名回答,相机板书:让沙漠变成绿洲过渡:对,让沙漠变成绿洲,这是云雀的心愿。你是从课文哪一自然段知道的呢?(生:14自然段)二.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1.谁愿意把云雀的心愿读出来?(出示“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指名读,评价,再齐读。2.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再读读这一自然段,找找答案指名回答,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指名读,评价,齐读。三、整体感知。过渡:小云雀为什么会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让我们跟随它和妈妈一起去旅行吧!它们都到过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然后用“先……然后……最后……”说一说。提问:它们去了哪些地方呢?交流:沙漠大河森林四、探究森林的重要性:防风固沙。过渡:小云雀跟随它妈妈首先来到了沙漠,它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它们看到的景象的语句。(自由读)1、它们飞呀飞,来到了沙漠的上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答。“漫天飞舞”是什么样子,你见到过吗?(课件出示风沙漫天飞舞的录象)谁能把沙漠黄沙漫天飞舞的景象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呢?指名读,齐读。2、看到这么大的风沙,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3、小云雀跟你们有同样的感受,让我们带着埋怨讨厌的语气来读读它的话。(个别读、感情齐读)4、这些风沙真的很可恶!但同学们知道吗?这里原来并不是沙漠,而是茂盛的森林,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的呢?(指名说)5、小云雀的妈妈看到这样的情景非常……(心疼)你能心疼地读一读吗?6、失去了森林想不到会有这么大变化,可见,森林具有什么作用呢?(板:防风固沙)7、师:因为森林能够防风固沙,减轻土地沙漠化的程度,所以说森林……(生实在是太重要了!)五、精读第5——10自然段过渡:云雀妈妈带者小云雀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看到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他们多么心疼和惋惜啊!可是还有令人害怕令人心疼的情景呢!小云雀和妈妈飞过了沙漠又到了哪儿?(大河),在那儿,他们又看到了什么呢?(一)出示自学提纲,指名读自学第二部分(5~10自然段),思考:①小云雀来到大河上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②森林是怎样蓄水的?(二)学生自学(三)检查自学,汇报交流。1、小云雀来到大河上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答。你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洪水很凶猛)您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生再读。齐读:让我们试着通过朗读,读出河水的凶猛。2、放录像:听了大家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了洪水泛滥的情景,让我们亲眼去目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