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牛蒡属的植物资源与药用价值摘要:牛蒡在我国分布广泛,蕴藏量较多,野生和栽培均有,还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在中药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和市场开发前景。关键词:牛蒡;种质资源;植被调查;药用价值牛蒡AretiumlappaL.为菊科药用植物,其干燥成熟果实为牛蒡子,是一味临床常用中药,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等症。牛蒡子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名医别录》称为“恶实”。牛蒡主产于东北、浙江,四川,湖北,习称“关大力”、“杜大力”“川大力”、“泽大力”。以东北“关大力”产量最大,销全国并出口。牛蒡的根叶也一并人药称为“牛蒡根”、“牛蒡叶”。牛蒡的植物资源1牛蒡的种质资源及生物学特征牛蒡为两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21TI,主根肉质。茎直立,粗壮,带紫色,上部多分枝,被白色柔毛。基生叶丛生,有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长16~50cm,宽12-40cm,基部心形,先端钝,具小刺尖,边缘波状或具细锯齿,表面绿色,背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有柄,广卵形,向上渐小。头状花序簇生或呈伞房状,径3.5-4.0cm;总苞球形,总苞片多层,披针形,长1-2cm,先端弯曲呈钩刺状;花全为管状花,紫红色,先端5裂,裂片狭;瘦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0-6.5mm,宽3mm,略具3棱,干粒果重在6.5~13.5g,表面灰褐色至黑褐色,具灰色斑点;冠毛宿存,淡黄棕色,呈糙毛状。花期7-9月,果期9-10月。2牛蒡种质资源植被调查与采集本次牛蒡种质资源植被调查共收集51份牛蒡种质资源,见表1;GIS系统作图,见图1。对51个产区的牛蒡资源的蕴藏量进行了调查,纬度从北纬47゜42”-29゜25”,经度从东经l32゜l4”-103゜00”。海拔从-90m~2891m。牛蒡为深根性植物,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较耐盐碱,忌积水。多见于山坡、田野、路旁、林缘、村边、池塘边等,喜温暖湿润向阳环境,低山区和海拔较低的丘陵地带最适宜生长,土壤肥沃之地,长势良好。3野生关牛蒡伴生种分析关牛蒡野外资源蕴藏量丰富,产量大,本次采集对野生的29个不同产地(居群)的牛蒡的伴生种进行统计、分析,在所选定的样方内,进行物种的鉴定,株高、盖度、频度等数据的测量。根据出现的物种数、出现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共鉴定109个物种,其中黄花蒿、鼠掌老鹳草、葎草、仙鹤草、鸭跖草出现频率较高,在关牛蒡的生长中有一定伴生关系。关牛蒡居群伴生种统计见表2.[1]牛蒡的药用价值1牛蒡的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牛蒡的果实为“牛蒡子”,研究者先后从牛蒡子中提取得到牛蒡子甙、木脂素类、倍半萜木聚糖类衍生物、新牛蒡素乙。分析还发现,牛蒡细胞壁中含有鼠李糖、半乳糖等多糖成分,牛蒡子中含脂肪油、脂肪酸及少量的生物碱、维生素A、维生素B等。新鲜牛蒡根含蛋白质、菊淀粉和牛蒡糖,牛蒡根还含有多酚类、醛类及多炔类物质等。据上海农科院生物技术测试中心和复旦大学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分析检测证实,牛蒡具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预防和治疗便秘、直肠癌有神奇功效,经常食用能降低血脂,防治口腔溃疡、高血压和糖尿病,并且具有抗衰老和提高人体免疫的作用。牛蒡具有的药用价值分别如下:一是抗菌作用。牛蒡全植物含有抗菌成分,其中叶含抗菌成分最多,主要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二是降血糖作用。牛蒡子水提取物能显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的血糖,能增高碳水化合物耐受量。三是抗衰老和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生命在正常活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害于身体健康,促使细胞衰老的物质——氧自由基。它们能够促使产生脂褐斑色素——老年斑的生成和堆积。老年斑在体表的出现,表示机体中细胞已进入衰老阶段。牛旁根中含有过氧化物酶,它能增强细胞免疫机制的活力,清除体内氧自由基,阻止脂褐质色素在体内的生成和堆积,抗衰防老,为机体提供了对抗和清除氧自由基的内护环境。四是抗癌作用。牛蒡苦素能抑制癌细胞中磷酸果糖基酶的活性,牛蒡甙元也有抗癌活性,同时牛蒡子甙元还具有抗老午I生痴呆作用。现代科学研究结果认为,牛蒡含黄酮甙类化合物,对恶性肿瘤具有一定抗性,其粗提取物呈选择毒性,较低量就可以抑制癌细胞增殖,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