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的病因及诊治思血尿的病因及诊治思路路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唐伟教授唐伟教授血尿的概念血尿的概念•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1ml。•镜下血尿:尿液离心沉淀后,每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血尿的病因血尿的病因一、泌尿外科疾病相关血尿1、泌尿系感染(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2、泌尿系肿瘤(泌尿系原发肿瘤、转移性泌尿系肿瘤、泌尿系良性肿瘤)3、泌尿系损伤(包括外伤和医源性损伤如经尿道的腔镜手术、留置导尿、妇科手术损伤膀胱输尿管等)4、泌尿系结石5、前列腺增生6、先天性畸形或其他异常(成人多囊肾、髓质海绵体肾、肾下垂或游走肾、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腰痛血尿综合征)二、内科疾病相关血尿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LgA肾病)2、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肾性病变、乙肝相关性肾炎)3、遗传性肾病(Alport综合征、薄基底膜肾病)4、血管相关病变(血管炎性肾损害、肾动脉栓塞、肾静脉血栓形成)5、血液系统病变(血小板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凝血机制障碍、白血病等)三、药物所致血尿1、抗生素(常见于氨基糖甙类、苯唑西林、多粘菌素,近年来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血尿有增多趋势)2、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3、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及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阿霉素、表柔比星用于膀胱灌注时)4、生物制剂(近年来卡介苗用于膀胱灌注时血尿有增多趋势)四、其他原因所致血尿1、放疗引起的难治性出血性膀胱炎2、腹腔妊娠如果胎盘附着到膀胱或输尿管并侵袭至粘膜层3、腹膜后肿瘤或妇科肿瘤侵犯至泌尿系统管腔内血尿的诊断思路血尿的诊断思路血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血尿的诊断思路与程序确定真性血尿除外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药物与食物色素的影响症状性血尿者肾炎综合征者肾活检尿路刺激征者细菌学包括TB尿路梗阻征者影像学检查无症状性血尿者过敏反应与药物史间质性肾炎RBC形态形态均一者B超IVP、CT、MRI、膀胱镜阳性发现者无阳性发现找TB、肿瘤细胞学形态多形性肾功能、B超、肾活检随访观察仍不能明确诊断者首先应鉴别假性血尿首先应鉴别假性血尿1、假阴性:如大量饮水后,血尿可因尿液中的红细胞在低渗状态下发生裂解,而于检查时出现假阴性。2、假血尿:在某些情况下,其他器官出血可混入尿内而呈现假血尿。如子宫、阴道、肛门直肠疾病出血等。3、伪血尿:某种动机人为制造血尿,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为均一性。红细胞.jpg4、红色尿:摄入某些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可使尿液变红。食用某些食物:如甜菜根、黑酱果、尿呈红色透明不混浊,静置后无红色沉淀,振荡无烟雾状,显微镜检查无红细胞,潜血试验阴性5、血红蛋白尿:呈暗红色,含量大时呈酱油色。在发生溶血时或体内的红细胞大量破坏时,使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增多,当浓度超过150——250mg/L时,游离的血红蛋白由肾脏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常见于严重的大面积烧伤、恶性疟疾、伤寒、各种溶血性疾病、错型输血、CO中毒、体外循环手术后、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前列腺电切低渗液吸收入血、蛇毒、毒蕈以及磷、砷、苯胺中毒等。6、肌红蛋白尿:挤压综合症、严重大面积烧伤、大动脉栓塞致肌肉严重受损等,因大量肌红蛋白自损伤的肌细胞中释放,经肾脏排泄而发生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呈红色,均匀透明,静置后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7、血红蛋白尿的特点:均匀透明,静置无沉淀,振荡后无云雾状,显微镜检无红细胞或很少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鉴别.jpg8、紫质尿:血朴啉病、铅中毒,由于朴啉代谢障碍所致的朴啉尿,尿液放置后或日晒后可呈红色、棕红色、或葡萄酒色。尿液均匀透明,静置后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潜血试验阴性,尿紫胆原试验阳性。详细询问病史详细询问病史1、前驱感染(有前驱感染应考虑急性肾小球肾炎)2、既往尿常规史、3、既往发作史、4、家族史(多囊肾、遗传性肾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5、既往病史(肺结核:应考虑肾结核。有排石史应考虑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