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营养液稳定性的因素影响营养液稳定性的因素和配伍禁忌和配伍禁忌央视《生活》6月12日播出《九人输液出现异常》药厂称生产中可能漏检““可见异物”可见异物”确保药品安全有效至关重要确保药品安全有效至关重要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影响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因素二、肠外营养液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三、肠内营养液与其他口服药物的配伍禁忌四、喂养管喂养药物的注意事项全合一全合一((TotalNutrientTotalNutrientAdmixture,TNA)Admixture,TNA)的概念的概念概念:将营养要素全部混合于一个容器内,称为TNA或全合一溶液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全合一全合一((TotalNutrientTotalNutrientAdmixture,TNA)Admixture,TNA)的配制的配制混合顺序:1.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入氨基酸溶液2.磷酸盐入葡萄糖液3.将1,2入三升袋4.水溶和脂溶维生素混合后入脂肪乳5.将4入三升袋6.排气,摇匀混合物TNATNA稳定性下降的危害稳定性下降的危害在混合过程、储藏过程中稳定性有所下降(物理化学变化):1、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疗效下降2、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TNA中的微粒带来的危害>5μm的粒子可沉积于肺部,<5μm的粒子则沉积在肝、脾及骨髓中。微粒进入体内引起:局部循环障碍、血管栓塞、水肿、静脉炎、肉芽肿等。((一一))脂肪乳的不稳定性脂肪乳的不稳定性脂肪乳是人们采用乳化剂和机械力将微小的油滴均匀的分散在水相中构成的两相体系。这种制剂要求油的分散度程度很细,油滴的粒径超过5μm,容易造成肺部栓塞脂肪乳油滴粒径一般控制在0.4到1μm,接近人体液中乳糜微粒的大小。与其他制剂慎重配伍,以防加入的药物破坏乳剂的稳定性,发生“乳剂的破乳”现象脂肪乳稳定性脂肪乳稳定性的形成的形成卵磷脂分子紧密地排布在油滴与水相的界面上,阻止了油滴的直接接触。磷脂分子的电离和吸附作用,使油水界面上带有一定量的负电荷(固定层)由于静电吸引,这个负电荷层外又吸引着一层正离子,油水界面上形成了一个双电层。从油相表面到水相存在着电位差ζ,这个电位差使油滴之间相互排斥,电位差越大,排斥力越大油滴越稳定。卵磷脂脂肪乳的“破乳”脂肪乳的“破乳”肉眼可见的脂肪乳失稳定的现象(2种):1、可逆:营养液表面上形成半透明的乳化层。乳化层内聚集着油滴,但油滴由于表面的卵磷脂层还未发生融合,摇匀以后还能够使用。2、不可逆乳化层的油滴相互融合粒径增大析出黄色的油滴发生油水分层脂肪乳的“破乳”(不能再用)脂肪乳的“破乳”脂肪乳的“破乳”由于“破乳”不仅使患者不能很好的利用脂肪酸,还可能损害健康美国药典将对经过药师混合后营养液中油滴的直径作出限定。脂肪乳油滴的粒径一般不能为肉眼所观测运用激光散射法、光子相关性光谱法、光衰减法等特殊方法来检测。影响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素影响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素------------pHpH值值随着pH值的降低,ζ电位将减小pH值:<5时,脂肪乳剂会“破乳”不同厂家、批号的葡萄糖pH值不同氨基酸溶液pH值其他电解质溶液的pH值葡萄糖溶液为酸性液体,其pH3.2-5.5,故不能直接与脂肪乳剂混合直接“破乳”20052005版《中国药典》对输液版《中国药典》对输液pHpH标准要求范围标准要求范围5%、10%、50%葡萄糖:pH=3.2-5.50.9%、10%氯化钠:pH=4.5-7.05%葡萄糖氯化钠:pH=3.5-5.5复方氯化钠:pH=4.5-7.5乳酸钠林格:pH=6.0-7.5灭菌注射用水:pH=5-7甘油果糖:pH=3.0-6.0影响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素影响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素------------葡萄糖葡萄糖加入液体总量应≥1500ml混合液中葡萄糖的最终浓度为0-23%,有利于混合液的稳定。控制50%葡萄糖的用量,因其为高渗液可使脂肪颗粒产生聚集,营养液被破坏。影响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素影响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氨基酸溶液氨基酸溶液氨基酸溶液为两性分子,具有缓冲作用对脂肪乳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厂家不同,种类不同,其缓冲能力不同葡萄糖、氨基酸的最佳比例葡萄糖、氨基酸的最佳比例11::11或或11::22((体积比体积比))影响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