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秋学期(高起本1709-1803、全层次1809-21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00002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1.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知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答案:A2.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全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答案:C3.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答案:D4.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答案:C5.《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答案:D6.科学的生命力在于()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B.引进国外的先进知识C.科学家的勤奋和严谨D.勇于实践和勇于创新答案:D7.“人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答案:A8.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A.商品约有用性来体现B.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C.商品的交换来体现D.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答案:C9.马克思说:“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这句话的意思是()。A.劳动时间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而货币是商品外在的价值尺度B.货币直接代表劳动时间,所以,可以衡量各种商品的价值C.货币出现以后,有了共同尺度,各种商品才可以作为价值相互比较D.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答案:A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种观念是()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唯意志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答案:D11.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答案:D12.近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答案:B1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自然性答案:C14.测度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C.劳动者的主体素质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答案:A15.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政治权力B.社会生产力C.天才的创造力D.阶级斗争答案:B16.社会形态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C.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3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答案:C17.“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B.《共产主义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