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内科护理学教研室林劲秋睡眠与睡眠障碍睡眠与睡眠障碍充满节律的世界行星围绕太阳运转黑夜在白昼之后到临四季变化潮汐运动鸟类迁徙睡眠节律根据人在睡眠过程中的脑电图(EEG)、肌电图(EMG)和眼动电图(EOG)变化特征,可将睡眠划分为两个时相。慢波睡眠(非快动眼睡眠,NREM)快波睡眠(快动眼睡眠,REM)正常睡眠每个睡眠周期长80100min重复36次/晚睡眠过程中,REM持续时间和频率增加,NREM比例减少睡眠潜伏时间平均1020minREM潜伏时间平均70120min醒后再入睡时间小于30minNREM睡眠和REM睡眠的比例NREM睡眠又分为阶段一(S1)、阶段二(S2)、阶段三(S3)、和阶段四(S4)睡眠各阶段的大致比例是:S1%:5%、S2:50%、S3和S4各10%、REM睡眠:25-30%NREM睡眠主要与生长和发育有关REM睡眠主要与学习、记忆、情绪调节有关依据:生长激素的分泌情况、记忆和情绪的有关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对人体梦的研究等NREM睡眠和REM睡眠的功能睡眠生理和心理的有关问题睡眠总时间与年龄的关系02040608010012015岁30岁45岁60岁75岁睡眠时间睡眠生理和心理的有关问题S3、S4时间和比例随年龄的变化02040608010012015岁30岁45岁60岁75岁睡眠时间睡眠生理和心理的有关问题REM睡眠和年龄的关系02040608010012015岁30岁45岁60岁75岁睡眠时间睡眠生理和心理的有关问题人的睡眠需要量长睡眠者:>9小时/24小时短睡眠者:<3小时/24小时变异睡眠者:3-9小时/24小时个体的睡眠需要量因人而异,健康宣传中的“成人应睡够8小时,儿童应睡够10小时”只是一个平均值睡眠障碍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睡眠的质、量或时序的异常。世界各地的研究显示任何地方均有发生。因地区、研究的不同等,患病率为1050%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比男性更为常见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其它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具有上述的失眠症状。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引起患者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至少每周发生3次,持续1个月以上。排除由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导致的继发性失眠。诊断一般治疗查明失眠的原因调整和改善睡眠环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支持帮助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矛盾消除对失眠的恐惧行为治疗自我催眠治疗药物治疗要点:①选择半衰期较短的药,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以减轻白天镇静作用。②间断给药(每周2~4次)。③短期用药(连续用药不超过3~4周)。④逐渐停药。⑤用药不可同时饮酒,否则会增加药物成瘾的危险性。开处方前应注意安全问题,如孕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等。苯二氮卓类药物药物剂量(mg)半衰期(hr)氟西泮15~3050氯氮卓5~3050地西泮5~1550氯硝西泮2~825阿普唑仑0.8~2.412艾司唑仑2~615非苯二氮卓类药物药物剂量(mg)半衰期(hr)唑吡坦5-102-3扎来普隆5-101-2艾司佐匹克隆*1-36抗抑郁剂:曲唑酮、米氮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病情发展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呼衰,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分型阻塞型(OSAHS):指口鼻无气流,但胸腹式呼吸仍存在;中枢型(CSAS):指口鼻气流和胸腹式呼吸同时暂停;混合型:指一次呼吸暂停过程中,开始出现中枢型呼吸暂停,继之同时出现阻塞型呼吸暂停CSAS和OSAHS的临床表现特点CSAS正常体型失眠,嗜睡少见睡眠时常醒觉轻度打鼾抑郁OSAHS多肥胖困倦,白天嗜睡睡眠时很少醒觉鼾声大智力损害,晨起头痛,夜间遗尿CSAS发病机制呼吸中枢受抑制,由醒觉转入睡眠时,呼吸中枢对各种不同刺激的反应性减低;中枢NS对低氧血症和其他病理状态下引起的呼吸反馈控制不稳定;呼气与吸气转换机制异常。OSAHS发病机制有上呼吸道病理基础,如肥胖、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过粗、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和小颌畸形;部分内分泌疾病如甲减、肢端肥大症等合并O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