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方程式记忆方式五法摘要:初中化学学习中,化学方程式起了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有效的练习使得学生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文中拟从五个方面加强化学方程式的训练。关键词:化学方程式;练习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是初中阶段学习好化学的重要基础。在升学考试当中,涉及的方程式起码有几十个,因此就如电脑存储器一样,只有学生将所学的方程式存储在大脑里,当在做题目的时候根据题目的需要从脑海里随时调出相应的方程式用来解题,如果这个“调出”是迅速的,准确的,那么做题的准确度和速度也大大提高,如果存储量不多,且不熟悉,调出速度慢,就如一台老式电脑,处理速度慢,做题效率大大降低。因此,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必须前提。下面简单介绍五种化学方程式的训练方式。一、识记法识记法为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结合实验内容,将化学方程式记住,同时将化学方程式的四要素熟练掌握,四要素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正确书写,配平,条件以及“↑”“↓”的写法。识记法的主要对象为上册书中涉及的化合反应以及分解反应。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2H2O+O2↑,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上学期所学的化学方程式规律并不明显,需要学生在反复的识记和默写中达到熟练的效果。建议采取课前三分钟小测的形式加强训练。为让学生习惯从识记到运用化学方程式,教师应结合信息题型辅以训练,如: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粉和玻璃粉;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1)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磷燃烧;(2)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3)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使火柴杆着火。写出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答案提示:共有4个反应)二、理解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是通过对化学反应特点的理解,寻找其反应规律,而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记忆。理解记忆法主要针对下册书中所学的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一)置换反应主要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反应规律A+BC=B+AC,氢气和单质碳的还原也需掌握。如:Zn+2HClZnCl2+H2↑C+2CuO2Cu+CO2↑Fe+CuSO4FeSO4+Cu(二)复分解反应主要掌握反应发生的条件,即通过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反应的规律为AB+CD=AD+CB。如:BaCl2+H2SO4=BaSO4↓+2HClNaCl+AgNO3=AgCl↓+NaNO3HCl+NaOH=NaCl+H2O用理解记忆法训练时,教师可根据反应发生的规律加大题目的量,让学生多写多练,同时可用一些信息题型来加强训练。如:可溶性钡盐会使人中毒。如果误服氯化钡,可用泻盐硫酸镁解毒,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胃镜检查时用硫酸钡作“钡餐”以便于观察,但不能用碳酸钡作“钡餐”,其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三、条件训练法条件训练法是在学生初步识记好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给出某些条件,让学生在全部所学的方程式里进行选择,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方程式。例题:(1)请写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2)请写出有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化合反应。(3)请写出一个既有沉淀、又有水,同时还有气体生成的反应。解析:学生看到题目1后,如果对于氧气的制取比较熟悉的话,三个反应应该不难书写;在题目2中,有两个限制条件,一是有二氧化碳参加反应,二是必须是化合反应,学生必须在所有有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寻找符合条件的,最终符合要求的只有CO2+C2CO,CO2+H2OH2CO3两个反应。在题目3中,单独有水生成的反应不少,单独有沉淀生成的反应更多,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也不少,但是同时有沉淀、有水、气体生成的反应却很少,符合要求的主要有BaCO3+H2SO4BaSO4+H2O+CO2↑。四、两两反应训练法两两反应训练法难度比较大,需要学生在对方程式比较熟悉的基础上,根据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自由组合,写出所有能够发生的反应。该训练的特点是没有任何提示,学生凭借掌握的方程式知识点写出符合要求的反应。例题:写出Fe、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