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认为一位新教师如何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学校是教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对于刚进入一个新环境的新教师来说,融入一个和谐,积极向上,思考研究型的团体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年是定型期,工作开始的习惯、态度几乎决定了以后的发展。如果从一开始他接触的团体是得过且过的,拿着工资吃白饭的,或是有着不健康心态,对教师行业持批判与腻烦态度的,那么这个团体工作上的不良作风肯定会影响到新教师对自己的定位。所以说,在新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学校除了各方面的关心尊重,必须要做的,应该是介绍学校的各工作组,并介绍几个值得新教师学习的教师,使得新教师能在一开始就努力向那些优秀的教师看齐,从而给自己的教师身份一个准确的定位。除了为每位新教师配一个指导老师,学校还应该动员几位工作认真负责的优秀教师多照顾新教师,在生活工作为人处世上多加指点……如果一个新教师能在工作伊始便能喜欢所在的学校,喜欢教师这份工作,感受到学习与成长的快乐,他必将更努力地要求自己快速成长起来。新教师在工作上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且往往很难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正确地处理,更不用说预见未出现的问题了。常常会在一个问题非常严重了之后才后悔莫及,有想重头再来的感觉。所以怎样帮助新教师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觉得教务处应该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结合自身实际,我认为应按以下几步完成:1、明确教学常规要求,包括备课要求,改作要求,上课要求,班主任工作要求教师自主学习要求及学校相关规定等等。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据我了解现在大部分学校是没有做好这一点的,至少,还不够细化。比如,我到学期将半的时候才意外得知学生的大作文本是要和小作文本分开的,而我并未向学生作这一要求,现在开始要求,已经为期过晚。再如,我原本不知道学生作业批改后让他们订正过应该再批改,过了几个月才意识到重新改作的重要性……如果教务处在学期一开始就组织新教师参加这一方面的培训,那么很多常规问题就可以避免了。这种常规要求应该条条框框非常清楚,并做成书面材料下发到新教师手中,使他们可以随时注意自己有没有达到这些要求。2、分主题准备几个讲座,包括如何备课,如何处理班级事务,如何和学生相处,如何上课等等。这样可以使新教师较快地熟悉并掌握基本的常规工作,走好教师第一步。虽然教师进修学校也组织新教师培训,但不及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开的讲座有效实用。学校可以请有经验,在教学或班级管理方面比较成功的教师来开这些讲座。3、定时定主题地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新教师在还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之前,总是会碰到很多的问题需要别的老师帮忙出主意解决,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别人提点才能发现,所以,在成长过程中,针对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展开交流就非常必要。交流以务实、及时、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原则,交流内容可以是一节课的点评,可以是对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的一些看法和自己的做法可以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细节一个案例,只要是教学或班级管理中的问题,都可以拿来交流。交流形式可以是针对一个主题讨论的,可以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可以是经验推广的,只要是有利新教师成长就可以。这种交流会可以由新教师和几位年青教师自发组织,需要的时候,请教务处参与或请资深教师作经验介绍。交流会由专人负责做交流记录,以便教务处总结共性问题,组织大型交流会,找寻解决方案。这种交流会应该每周或隔周举行,以使教师能发现更多的问题,解决更多的问题。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时期内解决的问题越多,成长的也就越快。4、多听课,多关注、了解每位新教师成长情况。虽然学校领导者平日有很多的事务要处理,但新教师管理与教育的工作放松不得,毕竟,那是一帮初出茅庐,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后生小辈,需要别人的扶持指点才能快速成长。多听课,多检查常规工作,多提建设性意见,并针对每位新教师自身特点帮助其制订成长规划,这些都是教务处必须重视去做的。除了学校的扶持与帮助,新教师还需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才能快速成长。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后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