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圆明园的毁灭一、教学要求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2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3学习本课生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二、教学重点1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2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三、教具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2教学挂图。四、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四年级,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颐和园》。颐和园原来是一座皇家园林,是专门供皇帝、后妃游乐观赏的,现在已经成了人民的公园,是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今天这篇课文中讲的圆明园板书圆明园原来也是一座皇家园林,比颐和园还要气派辉煌,可是现在怎样了呢?挂出反映圆明园残垣断壁的挂图现在圆明园已经毁灭,成了一片废墟。在板书的圆明园三字后加的毁灭,将课题补充完整。二、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三、初步理解课文。1提出要求小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边读边做记号。2学生自学后讨论课文可分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三、四自然段是第二段,讲圆明园原来的样子;第五自然段是第三段,讲圆明园的毁灭。3请三人朗读第二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后讨论这三个自然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先讲圆明园的位置和总体布局,再讲圆明园里的各种景点,然后讲圆明园中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这几个自然段话虽不多,内容非常丰富,要一句一句细细品味。我们下节课再具体学习。四、学习本课生字词。1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2指导区分损与捐、幻与幼、博与搏的字形。3把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两遍。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想想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1《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可分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2指名朗读第二段,读后说说这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二、理解圆明园的位置和总体布局。1提出要求默读第二自然段,想想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2学生自学后讨论。圆明园的位置在哪儿?在北京西北郊圆明园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有三个大园,还有许多小园。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板书众星拱月。什么叫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谁能用个简单的图把讲圆明园总体布局的这句话画出来?学生画示意图,注意体现众星供月,许多小园在东、西、南三面,圆明园座北向南。三、理解圆明园中的著名景点。1提出要求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2学生各自阅读思考,然后同座交流。3讨论。1这段共有几句话?共有六句,注意有分号的两个分句算一句。其中哪几句是总的介绍,哪几句是讲具体景点?第一句和第六句是总的介绍,中间四句讲具体景点。2齐读第一句。这一句总的介绍园内景观,讲了哪些方面?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玲珑剔透,是什么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象征,是什么意思?用具体东西来表现某种事物、某种意义大家体会一下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圆明园中有没有热闹街市?有没有田园风光?学生自由发言。可能有的说有,有的说并不是真的,只是象征性的。3教师补充介绍。圆明园是专供皇帝、后妃游乐的。他们为了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而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圆明园内造了个买卖街,街上有商店、旅馆、码头,但并没有居民。皇帝要逛街的旨意一下,皇宫里的人就立即扮成商人、游客,做起各种交易,热热闹闹地像个真的街市。圆明园内有个农村式样的区域,有种着庄稼的田地,像农夫居住的村落。买卖街并不是真的热闹街市,所以说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山乡村野也并不是真的田园风光,所以说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的用词造句是非常准确的。4指名读第二、三、四、五句。读后讨论。圆明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