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艾青学习目标1.感知大堰河的形象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2.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学习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学习重点、难点1.大堰河的人物形象2.排比句式和重叠反复的手法学法指导1.分析新诗要从诗的语言、情感、写作技巧五个方面去把握,不能单凭直观感觉。从分析语言入手,学会咀嚼语言,分析不同词语呈现出的不同意味。2.反复诵读课文,做好标记勾画,结合背景介绍,理解文意。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课前预习案”,熟读诗文,整体把握。30分钟完成“课内探究案”,要认真审题,规范作答,保证完成质量。3.A层同学必须完成导学案的所有内容并有一定的拓展;B层必须完成“课前预习案”“课内探究案”和“能力提升”部分内容;C层同学必须完成“课前预习案”和“课内探究案”内容。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案一、导入请大家想想母亲每天都为你和一家人做了哪些事情,一年到头都为家里做着什么。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歌唱母亲,歌颂母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养母——大叶荷(大堰河)的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二、诵读、整体感知1.播放视频:《大堰河——我的保姆》诗朗诵2.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3.注音:大堰河yàn檐头yán瓦菲fēi灶火zào荆棘jīngjí掐死qiā匾biǎn火钵bō碾niǎn忸怩niǔnì冰屑xiè团箕jī凌侮wǔ叱骂chì咒语zhòu三、简介创作背景,作者生平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代表性作品除了这首诗之外,还有《手推车》、《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在保姆的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了五年。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自己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一些爱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课内探究案”内容四、本课学习应掌握的问题(学生可加以补充)1.前二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第三节运用了哪些意象?创造了怎样的意境?3.第四节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的生活,摄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有什么作用?4.阅读第5节思考:“我”离开保姆,大堰河卸去一身重担,为何她却流泪了?哪个词表明“我”不情愿离开大堰河?5.阅读第6节,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自己陌生的家,有何作用?6.阅读第7节思考:大堰河在地主家劳动要做哪些事?大堰河从事这些劳动时的神情怎样?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诗人反复强调大堰河帮佣时“含着笑”,有何作用?7.第8节:哪些细节表现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8.阅读第9节思考:作者写大堰河死时还念着乳儿的名字,为何这么写?9.阅读第10节思考:第10节写大堰河一生劳苦之重与死时葬殓之薄,这节运用了不少定语来修饰,找出来,说说这些修饰语的作用?10.阅读第11节思考:在这一节里写“我”与大堰河在感情上的联系,你能找出表达这些感情的语句吗?试作分析。11.读第9-11节诗歌思考:大堰河辛劳一生,死后得到了什么?你从中读到了什么?12.第12节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诗人赞美的仅仅是大堰河吗?13.阅读13节思考:此节内容是写什么,有什么作用?将十三个问题落实到各个小组,小组成员讨论并归纳出成果,教师也可和小组同学共同探讨解决难题。(第二课时各小组展示探究出的成果)《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第二课时“课内探究案”内容的总结一、导入二、各小组学生对“课内探究案”问题探究的成果展示(略)三、作业每日练笔:这首抒情长诗中有很多的叙事成分和细节描写,请找出几例进行扩展,谈它们对表达诗人情感所起的作用。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学生作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