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初探王静(白银市第九中学,甘肃白银730913)[摘要]高中信息技术VB程序设计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能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分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使本来觉得枯燥的编程也会变得鲜活起来。[关键词]程序设计学习兴趣主体地位高中信息技术VB程序设计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能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但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导致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恐惧心理,缺乏学习兴趣。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从教学实践入手,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分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引入“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参与的第一步。如果学生能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他们的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无疑就会得到提高,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而言,尤其如此。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论语·雍也》)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对编程不感兴趣,而对“游戏”情有独钟的特点,编写“游戏”引入课题。在讲解有两种情况的分支结构时,用VB编写了一个猜数字的小游戏。界面如图所示:授课前,先让学生猜一个1---100之间的整数。当然,要猜的这个数通过Randomizej=Int(Rnd()*100+1)随机产生。如果猜小了,显示“你猜小了”;如果猜大了,显示“你猜大了”;如果猜对了,显示“你猜对了”,并显示出一共猜了多少次。当然,猜的次数越少表示你猜的效率越高。通过这个猜数字的小游戏,再结合教材的介绍,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明白什么是分支结构,进而启发他们编写这个程序:i=Val(Text1.Text)Ifi>jThenLabel2.Caption="你猜大了"x=x+1EndIfIfi=jThenLabel2.Caption="恭喜你,猜对了"Printjx=x+1EndIfIfi